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等揭示五味子甲素改善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机制
2023/5/6 17:29:38 阅读:141 发布者:
【写在前面】:本期推荐的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近期发表于Phytotherapy Research (IF6.388)的一篇文章,揭示五味子甲素改善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参与双法尼基X受体/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激活和瘦素致敏。
【题目及作者信息】
Deoxyschizandrin ameliorates obesity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volvement of dual Farnesyl X receptor/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 activation and leptin sensitization
【摘要】(阅读原文为主)
天然双法尼酰X受体(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激活剂在代谢性疾病的管理中很少受到关注。五味子甲素(DS)是一种天然木脂素,存在于五味子果实中,具有强大的肝脏保护作用,而其对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环磷酸腺苷(cAMP)测定将DS鉴定为双FXR/TGR5激动剂。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小鼠和蛋氨酸和胆碱缺乏的L-氨基酸饮食(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口服或侧脑室注射DS,以评估其保护作用。采用外源性瘦素治疗,研究DS对瘦素的致敏作用。通过蛋白质印迹、实时定量PCR分析和ELISA等方法探讨了DS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DS激活了DIO和MCD饮食喂养小鼠的FXR/TGR5信号传导,并有效降低了NAFLD。DS通过促进厌食症和能量消耗以及逆转瘦素抵抗来对抗DIO小鼠的肥胖,包括外周和中心TGR5的激活和瘦素增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S可能是一种通过调节FXR、TGR5活性和瘦素来缓解肥胖和NAFLD的新治疗方法。
【前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代谢性肝病,包括从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一系列肝脏疾病。NAFLD经常进展为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因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NAFLD的患病率估计为32.4%。肥胖是NAFLD和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常见联系,影响着全球近30%的人口。虽然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脂肪毒性、炎症和内质网应激已被确定为脂肪肝的重要致病因素,但这种情况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此外,目前还没有被批准的治疗NAFLD的治疗方法。
五味子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化学物质来源,在中国生长,据报道对代谢综合征(MetS)有多种保护作用,这种果实中的主要木质素之一是五味子甲素(DS)。研究表明,退行性椎体滑移具有多种有益活性,包括抗肝炎、抗肿瘤、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然而,DS在控制肥胖和NAFLD方面的作用仍不清楚。
【结果部分】
1.五味子甲素是一种双法炔基X受体(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FXR/TGR5)激活剂。
2.五味子甲素纠正饮食诱导肥胖(DIO)C57BL/6小鼠的代谢障碍。
3.在饮食诱导的肥胖(DIO)C57BL/6小鼠中,五味子甲素通过增强生热作用来降低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质量。
4.五味子甲素保护饮食诱导的肥胖(DIO)C57BL/6小鼠免受HFD诱导的脂肪肝。
5.五味子甲素抑制MCD饮食喂养的C57BL/6小鼠的NASH进展。
6.五味子甲素促进小鼠法炔基X受体(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FXR/TGR5)信号转导。
7.五味子甲素在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小鼠中发挥中枢厌食作用。
8.五味子甲素促进GT1-7细胞中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的活性,并使其对瘦素信号敏感。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五味子甲素DS是一种天然的具有非BA结构的双FXR/TGR5激动剂,可能在中枢TGR5激活和瘦素致敏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预防小鼠肥胖和脂肪肝疾病。我们的研究结果从中心和外周的角度为退行性椎体滑移对抗肥胖和NAFLD的潜在药理机制提供了见解。综上所述,这些发现表明,退行性椎体滑移可能是治疗此类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药物。
转自:“如沐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