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研究揭秘:为什么年龄越大,人越容易患癌症?

2023/5/6 15:59:50  阅读:92 发布者:

癌症,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

癌症分为早期癌和中晚期癌,其中早期癌的发生相对隐匿,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大伤害,此时可进行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但手术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进展期或中晚期癌症对人体的伤害较大,主要有剧烈疼痛,出血,梗阻,恶病质,以及其他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伤害。

尽管癌症有着这么恐怖的杀伤力,但是我相信,真正会谈癌色变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提到癌症,一般都认为和自己暂时无关。这主要是因为,患癌群体一般都是中老年。

这个观点几乎人人都认同,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年纪越大,就越容易患癌症吗?

最近,心系粉丝身心健康的小编在国际知名期刊上看到了一项关于癌症的新研究,这项研究揭示了癌症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于202328号发表在Nature期刊上,文章名为“Telomere-to-mitochondria signalling by ZBP1 mediates replicative crisis”,中文译作“ZBP1 的端粒到线粒体信号介导复制危机”。研究团队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在端粒极短的“复制危机”期间,依赖自噬的细胞死亡程序是如何激活的。

通过人类皮肤细胞进行基因筛查,研究人员发现了相互依赖的免疫感应和炎症信号通路,就像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通路一样。尤其是,这一过程需要端粒和线粒体交流。

具体来说,当端粒极度缩短时,极短的端粒合成并发出RNA分子,以独特的方式激活了线粒体外表面的免疫传感器ZBP1MAVS。通常,在这一过程中,机体会启动自噬过程,清除受损、有癌变可能的细胞。

这意味着,在衰老的过程中,端粒、线粒体和炎症之间具有重要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逐渐缩短,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它们会与线粒体交流,并引发炎症反应,促进自噬过程,从而摧毁可能癌变的细胞。

当这一通路出现障碍,可能癌变的细胞就能够逃避自噬过程,实现癌变并永生。不过,如果这一通路出现障碍,细胞就可能绕过“复制危机”,从而避免被自噬过程清除,并在通路功能不正常时发生癌变。

这里,研究人员表示,端粒、线粒体和炎症是衰老的三个标志。极度缩短的端粒会向线粒体发出RNA信息,引起炎症反应,这表明需要研究这些标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充分了解衰老,并可能进行干预,从而增加人类的健康寿命。

此外,研究人员还补充道,癌症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需要整个细胞发生许多改变。更好地理解端粒和线粒体的复杂分子机制,有助于未来开发新的癌症治疗药物。

下一步,该团队计划进一步研究这些通路的基础,并探索靶向这些通路预防或治疗癌症的潜力。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5710-8

转自:“科研城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