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地理学 ,作者李小建
导读
教材在经济地理学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强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多彩世界与中国启迪:主要发达国家近期经济地理学教材分析与思考》一文选择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近期出版的13本教材,进行内容特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主要发达国家近期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可概括为:
(1)所有教材均侧重于经济活动的不同空间维度分析,较少考虑经济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但近期显示出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利用、绿色发展问题的部分关注。
(2)对学科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权衡差别较大,除少数(4部)教材理论分析内容占重要地位外,多数(9部)以对近期世界和相关国家出现的重大且空间性明显的实际问题分析为主,同时注重其理论的解释。
(3)面向英语国家使用的教材较多关注世界性问题和国际上代表性理论观点,其他教材在理论和实际问题分析中,注意突出本国经济地理学特色:俄罗斯经济地理学已转向社会经济地理学,德国在承继规范研究传统基础上突出关系经济地理学,法国关注世界经济地理多样性,日本关注城镇和乡村社区经济地理研究。
主要发达国家近期经济地理学教材分析研究可为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提供如下启迪:
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中,应注重把握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特色和研究成果特色,坚持经济地理学的地理性,突出特殊政府体制下和特殊文化积淀下的经济地理机制,突出大国经济空间格局规律和经济增长与地理环境关系变化趋势总结。他国教材从实际问题分析入手激发吸引读者兴趣的做法,也可借鉴。
一 教材选择及研究视角
1.教材选择
不同时期的教材,有不同的侧重点。考虑出版的周期,选择2016年以来的教材作为研究样本。教材选择方式如下:
通过网络搜索含有“经济地理学”关键词的书籍,并阅读该书的内容简介及相关评论介绍文章,然后查阅主要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推荐的教材及参考书目,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书籍。选出初步结果后,征求在相关国家任教(留学)或对该国地理学有所研究的经济地理学教授意见。最终,在英、美、加三国中选出5本教材(其中1本为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各选两本(表1)。
表1 主要发达国家近年出版的经济地理学著作
所选教材反映的相关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日本的教材编写出版更新速度最快,俄罗斯则比较滞后。二是在主要英语国家中,英国和加拿大学者出版教材较多,美国较少。
2.研究视角和问题
根据2004年以来4次全国性任课教师讨论会大家发言的观点,以及2022年1—3月对全国36个高校任课教师的调研,了解到大家的关注点集中于教材的难易度、经济与地理协调、理论与实际问题关系、世界一般性与国情特色诸方面。文章主要从其他3个视角对所选教材进行审视(图1)。力图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图1 文章研究视角
(1)到目前为止,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多数学者认为它是跨越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由于Krugman与地理经济学有关的成果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公众又倾向把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相联系。究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还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地理学中的“地理”与研究经济空间现象的经济思维有何不同?吸取经济学家相关成果的同时,如何突出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特点?
(2)代表性的教材是一个学科的社会名片之一,读者从教材中获得的对学科理论结构的印象影响深远。同时偏应用性学科对社会重要问题的关注思路和解决方式,也会在教材中体现出来。经济地理学教材中两者都很重要,但权重如何把握,有一定难度。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3)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没有国别之分。但各国地理条件、发展阶段、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差别,又使得经济地理现象和解释框架具有明显差别。各国在教材编写中,如何处理其共性和个性、普遍的和国家特有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二 英语国家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主要英语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教学中,跨国使用教材较为普遍。
其教材特点可概括为:
(1)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兼顾
(2)经济学和地理学思维兼顾,但侧重前者(表2)
(3)学术观点多元化、学派众多
(4)实际问题涉及众多方面,关注资源环境与绿色增长
(5)各教材特色十分明显;分析视角明确;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不同侧重;面向特殊的读者群体(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大学低年级、较高年级和高年级或研究生)。
表2 英语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2016年以后出版)
在以上5个特征之外,这些教材的作者均是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内容反映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教材介绍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均是国际性的,其实际例子虽然侧重于英语国家,但也有不少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 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1.俄罗斯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俄罗斯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可概括为:(1)逐渐转向社会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地理中占主体地位。(2)计划经济时形成的理论仍有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干预、国家规划等影响作用下,其所形成的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西方有明显不同。(3)重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在其教材中,明确提出经济地理学与空间经济等经济学中相关研究的不同在于其探索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问题。
2.德国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所选择的两本德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在德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其教材特点可概括为:(1)承继规范研究的传统。德国经济地理学中的规范性区位分析,对世界经济地理学从描述性研究走向科学解释,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传统在新近的教材中仍有不同程度的显现。(2)突出关系经济地理研究特色;重点强调关系经济地理学把诸多社会科学方法概念兼容所提出的6个原则。(3)注重对经济地理理论的更新;根据经济地理学的新近发展,把不同理论与区位论对接,在区位论基础上不断扩延。
3.法国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法国出版的经济地理学教材较少。教材中人地关系的传统有较好体现,强调地理空间与自然环境各种物质的关系,同时注重历史和世界经济地理多样性,教材中不仅分析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地理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介绍了加拿大的因纽特人应对生态危机的策略、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财富流通等。
4.日本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
所选教材内容均以低年级大学生为对象,其教材特点可概括为:理论或实际问题侧重不同;增添诸多新的经济地理研究内容;关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
四 主要国家经济地理学教材比较分析
根据所选教材(英语国家教材较多,分为英国、加拿大等两部分)相关内容所占篇幅情况,将研究问题细化为8个分坐标,比较主要国家教材的侧重情况,可做如下概括:
(1)经济地理学在实际研究中仍然被看作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学科。尽管很多学者把经济地理学看作是从地理学中成长出来的分支学科,但从教材研究内容中可看出,除俄罗斯外,其他国家教材中的经济性内容都高于地理性(图2)。此外,从所选教材参考引用的文献、借鉴的学科观点、学科属性等来看,这些国家的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的交流,远远少于其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交流。
(2)所选教材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权重把握上没有明显侧重。从研究内容所占篇幅上考虑,德国和加拿大的教材理论性内容占比较大;英国和俄罗斯则与之相反,实际问题内容占比较大。法国和日本的教材,总体上理论与实际问题大致平衡。
(3)教材内容(含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国际性与本国特色处理上各有不同。面向较多国家读者的教材,倾向于介绍较为普遍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如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教材,包含较多国际上关注的实际问题,介绍在国际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研究学派及其理论研究进展。与之不同,所研究的其他四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法国)的教材较多关注各自国家的实际问题。
图2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教材内容比较
综合而论,所研究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内容侧重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较少考虑经济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与我们所理解的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分支有一定偏差;除少数教材理论分析较多外,多数教材以实际问题分析为主;面向多国读者的英语教材较多关注世界性问题,其他国家注意本国特色的研究问题。这些结论,对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五 对中国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的启迪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2017年专门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全国教材工作。经济地理学教材在国家指导和相关学者努力下,也取得较好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经济地理学》(第3版)获得国家首届教材建设奖的“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对经济地理学人才培养有一定影响。
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很有必要站在新的角度,对教材加以修订。参考对世界主要教材的分析结论和中国现有教材的现状,同时借鉴其他对西方人文地理学教材研究的思考,建议在下一步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中国经济地理学的背景特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地理学有一些特殊发展背景,在教材建设中突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特色,引导学生重视经济活动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可对未来经济地理学人才的创新思想培养,奠定重要的学科条件基础。
第二,突出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成果。在介绍国际经济地理学经典理论、新近发展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时,着重分析每个理论的“条件-结果”的逻辑机理,给学生一把打开更多学术问题之“锁”的“钥匙”。与此相关,结合中国经济地理学的背景,突出介绍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的中国学者的成果。
第三,重新平衡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教材中理论和实际问题处理权重的特点,在聚焦理论的同时,适当兼顾热点实际问题。如全球化与地方化新趋势对经济空间、经济主体、经 济联系的影响,企业与区域和产业关系、基础设施 (尤其是新兴设施) 对经济活动空间 格局的影响等。还要十分关注中国国家战略下的经济地理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一 带一路”倡议、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乡村振 兴以及关键区域的发展战略等。对这些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探索,更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END
原文详见:李小建,娄帆.多彩世界与中国启迪:主要发达国家近期经济地理学教材分析与思考[J].地理研究,2023,42(02):563-579.
转自:“经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