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蚊子叮不仅是痒,新研究发现蚊子唾液里还有抑制免疫的东西
2023/5/4 11:13:07 阅读:9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经纬 ,作者学术经纬
天气渐热,夏天最令人讨厌的「刺客」又要出现了:蚊子!
被蚊子扎一口吸走点血还是小事,难受的是,它吸完了血我们还要痒很久。这是因为蚊子在吸血的同时,它分泌的唾液还会顺着我们皮肤上被扎出的小孔进入我们体内,而唾液中的一些物质(例如蛋白质)刺激到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反应,包括释放组胺、在叮咬部位引起过敏反应等。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发表在 Plos Pathogens 的新研究发现,当蚊子携带病毒时,它的唾液里还含有一种物质,可能会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从而增加人体感染病毒的风险。
蚊子可能携带并传播多种病毒,包括登革病毒、寨卡病毒、黄热病等。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感染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展开了分析。
结果,他们在蚊子的唾液中不仅发现了预期中的登革病毒,还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确认,唾液中富含一种特殊的非编码 RNA 分子:亚基因组黄病毒 RNA(subgenomic flaviviral RNA,简称 sfRNA)。
这种 sfRNA 是病毒基因组的一部分。先前一些针对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黄病毒属病毒的研究发现,这类病毒都会产生 sfRNA,它们的作用似乎是在病毒复制时控制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反应。
此次新研究发现,蚊子唾液中的 sfRNA 还被装入了细胞外囊泡,就像装进了有保护性质的快递箱,不容易被外界的核酸酶消化。
研究人员将富含 sfRNA 囊泡的蚊子唾液加入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真皮成纤维细胞,实验结果证明其会增强人类细胞的病毒感染率。
这一结果提示,当蚊子叮咬人类时,随着蚊子唾液进入皮肤,来自病毒的 sfRNA 也和病毒一起进入人体,抑制先天免疫并增强病毒的传播,在病毒与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场攻防战中就让病毒占据优势。
研究人员指出,考虑到已知的黄病毒都会产生 sfRNA,其他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病毒(如黄热病病毒、寨卡病毒)很有可能也有类似的机制。这些新发现进一步强调了对于蚊媒疾病,预防措施十分重要:避免被蚊子叮。
参考资料:
[1] Shih-Chia Yeh et al., (2023) The anti-immune dengue subgenomic flaviviral RNA is present in vesicles in mosquito saliva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fectivity. Plos Pathogens. Doi: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pat.1011224
[2] Mosquito Saliva Can Actually Suppress Our Immune System, Study Finds. Retrieved Apr. 21, 2023 from https://www.sciencealert.com/mosquito-saliva-can-actually-suppress-our-immune-system-study-finds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