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这种病毒感染了全世界 90% 的人,涉嫌多种癌症,Nature 研究揭示它如何致癌

2023/5/4 11:10:52  阅读:13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经纬 ,作者学术经纬

还有人不知道这种病毒吗?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 Barr virus),简称 EB 病毒,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疱疹病毒之一,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感染。

这种病毒很容易通过体液传播,尤其是唾液,因此共用餐具、喝同一杯饮料、亲吻都有可能让这种病毒进入你体内。大部分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被感染,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感到有什么症状,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感染过这种病毒。

然而 EB 病毒长久潜伏在人体的细胞里,有时也会重新活跃起来,某些情况下只是引起免疫系统里的单核细胞增多。但还有些情况下,EB 病毒就不那么「友好」了,可能引起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等多种癌症。

但作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致癌病毒,EB 病毒究竟是如何影响癌症发展的,人们对其背后的过程却并不清楚,目前也还没有预防和治疗 EBV 感染的有效方法。

日前,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终于发现,原来这种病毒会利用基因组中的「薄弱之处」导致癌症,通过诱导人类 11 号染色体发生断裂,激活引起癌症的癌基因,并让肿瘤抑制因子失活,降低机体抑制癌症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的基因组中都存在一些被称为「DNA 脆性位点」的薄弱之处。这些特殊的区域在 DNA 复制时更容易发生突变或在染色体上形成间隙和断裂。有些脆性位点很罕见,有些则很常见,但都与疾病有关,比如遗传疾病或各种癌症。

先前的研究发现,在所有与 EB 病毒相关的癌症中,EB 病毒都会表达一种蛋白 EBNA1EB 核抗原 1)。这种蛋白结合在病毒 DNA 中的特定序列上,使其能够维持和不断复制。

而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EBNA1 在人类细胞的 11 号染色体上找到了一处富含重复序列的区域,其序列特征与 EBNA1 结合的病毒 DNA 序列类似,因此 EBNA1 会结合上去。而随着结合的 EBNA1 蛋白增多,这个区域就成为一个脆性位点,触发染色体断裂。实验结果显示,在感染了 EBV 的细胞中,将 EBNA1 丰度提高 2 倍就足以触发 11 号染色体在该位置发生断裂。

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 Don Cleveland 教授指出,「这是首次证明了『DNA 脆性位点』如何能被选择性触发。」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在涵盖 38 种癌症、近 2500 份全基因组测序数据中,他们发现,与 EB 病毒密切相关的鼻咽癌病例中,11 号染色体上均密集出现结构变异;其他携带 EB 病毒的肿瘤样本中,11 号染色体重排现象也很常见。

根据研究者的分析,EBNA1 能否诱导 11 号染色体发生断裂并进而促进癌症的发展,取决于感染后潜伏在细胞内的 EB 病毒产生了多少 EBNA1,以及每个人 11 号染色体上可以被 EBNA1 结合的特定序列有多少。

论文总结说,这项研究确定了 EB 病毒与基因组不稳定性之间有着先前未被重视的重要关联。而这些发现也为将来提供了一条线索,用来筛查 EB 病毒相关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此外,阻断 EBNA1 与染色体特定序列的结合,也可以有助于已感染该病毒的人预防 EB 病毒引起的癌症。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