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阿尔茨海默病中生物标记物——磷酸化tau−217蛋白的无标记检测
2023/4/25 10:41:07 阅读:120 发布者:
阿尔茨海默病(AD)通常使用高级成像进行诊断,但在济南大学Chi-Hsien Huang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可以在外周血中使用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筛查;其中,在苏氨酸231、苏氨酸181和苏氨酸217(p-tau217)磷酸化的血浆tau蛋白可作为潜在的靶标。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p-tau217蛋白是最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然而,一项临床研究发现,AD筛查的pg/ml阈值超出了标准检测方法。尚未报道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p-tau217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无标记溶液门控场效应晶体管(SGFET)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氧化石墨烯/石墨烯(GO/G)层状复合材料。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双层石墨烯的顶层被氧化基团功能化,作为与生物识别元件(抗体)形成共价键的活性位点;底部G可以充当换能器,通过GO和G层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响应目标分析物附着在与生物识别元件偶联的顶部GO上。使用这种独特的原子分层G复合材料,在狄拉克点偏移到p-tau217蛋白质浓度的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线性电响应,范围为10fg/ml至100pg/ml。该生物传感器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中表现出18.6 mV/decade的高灵敏度和0.991的高线性度;在人血清白蛋白中,它在PBS中显示出约90%的灵敏度(16.7mV/decade),具有高特异性。此研究表明了生物传感器的高稳定性。
TOC图
图1 (a)包含BG和GO/G原子层状复合材料的sgfet的转移曲线;(b) GO/G原子层状复合材料的输出特性。
图2 (a)抗体修饰的GO/ g SGFET的转移曲线和(b) VCNP相对于孵育时间的曲线; (c) GO/G样品暴露于胺修饰和fam修饰的抗体后的荧光显微镜图像(左)和相应的光学图像(右)。
济南大学Chi-Hsien Huang团队制备了一种基于sgfet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GO/G层状复合材料来检测p-tau217蛋白。这是检测AD最有效生物标志物的第一项研究。GO的顶层共价固定了胺基化抗体;G的底层作为一个传感器,通过GO层和G层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来响应目标p-tau217蛋白的附着。该生物传感器的ΔVCNP值随着目标p-tau217蛋白的对数浓度(从10fg/ml增加到100pg/ml)呈线性增加,灵敏度为18/6mV/decade,线性为0.991,在PBS环境下的LOD为10fg/ml。HSA的灵敏度约为90%,线性和检出限相似。除了出色的特异性,抗体包被的生物传感器的还显示了优异的稳定性,通过观察在PBS中储存7天后仅约2%的变化证实了可用于传感。这种方法提高了AD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论文题目:Sensitive label-free detection of the biomarker phosphorylated tau− -217 protein in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 a graphene-based solution-gat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3.115174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