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中国海洋大学又有2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加上首批入选的26门课程,中国海洋大学已拥有国家级“金课”46门。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据悉,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通过“新时代本科知识重构计划”项目,系统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断促进教学创新,多维度提升课程质量。
自2019年11月教育部启动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举办一流课程申报政策解读专题讲座、组织多轮专家评审、安排专业机构进行说课视频录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全程协助教师进行各项资料准备工作,全方位保障一流课程申报工作顺利完成。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海洋大学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学校在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中,认为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清楚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情况,对课程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年,在国内高校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期间,麦可思研究曾有幸邀请到该校教务处李筠副处长,请她对学校相关特色举措进行了分享。
线上课程的开设与评价
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首先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不影响教学进度,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级各类学校均开启了线上教学。
据李筠介绍,学校多年来一直持续不断推进视频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本科教学工作能从容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2020年春季学期如期正常开学,全面实施线上教学,形成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学生管理’紧密团结稳固合作的联动机制。”
对于线上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中国海洋大学的做法是,在春季学期开学初、期中和期末,面向学生及授课教师合计开展了4次专项在线教学体验调查,“师生反映教学体验良好,线上教学运行平稳有序,网络顺畅;授课教师反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网上课堂互动与常规课堂教学相比明显提高,授课效果超过预期。”李筠说道。
学生学习满意度如何了解?
除了上文谈到的专项在线教学体验调查,据李筠介绍,为了测量、评估本校教学培养质量,持续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推动教学培养改进,学校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便与校外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合作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平台,用以开展学生学习体验调查。学校每学期均会对全校本科生进行学习体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2019—2020学年,中国海洋大学分别在2019年夏季、秋季学期和2020年春季学期末各组织了一次学生学习体验调查,调查涉及4070门次本科课程,涵盖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实习课四种课程类型,发放调查问卷236618份,回收有效答卷110616份,对课程的综合评价平均分为91.53分(百分制),总体评价良好。
“学校希望通过学生学习体验调查,协助教师做好课程建设,改进课堂教学,形成‘学生—教师—平台—学生’闭环的教学质量问题反馈和改进,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李筠表示。
不仅在学期末,任课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开展课程随堂调研,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从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的问卷发放和答卷率看,学生经过3年的调查体验,已经逐渐认识到该调查对自身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教师更积极地运用过程性的调研方式”。
调查数据的多方应用
在与我们谈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时,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据李筠介绍,不论是学期中开展的体验调查,还是学期末开展的体验调查,学校都会尽可能地延长问卷调查时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参与,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
李筠认为,开展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最重要的还是问卷的设计”。中国海洋大学通常会将调查问卷中的题目数量控制在12至18个,因为“考虑到学生每学期要选修10门左右的课程,减少问卷的题目数量,可以保证学生在答题时精力集中,避免题目过多,出现答题随意的现象”。
将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谈及该话题时,李筠介绍说,学校尤为重视及时将学期体验结果反馈给相关二级学院,让学院能及时掌握学生对本院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情况,让任课教师能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并做好未来教学工作的规划,“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利益共同体多方参与,形成合力,持续开展下去。从目前我校已经开展了3个学年的学生学习体验调查来看,有一些共性问题或者规律已逐渐呈现,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目标达成具有引导和指导意义。”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设立了本科教学优秀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和东升课程教学卓越奖等,重点奖励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从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体验调查结果在教师评奖评优方面的应用,李筠指出,“虽然目前还没有将该调查结果直接纳入教学奖项的评选,但是申报教师可以把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果作为自己申报奖项的支撑材料。”
来源:本文整理自中国海洋大学网站、麦可思研究。
转自:“麦可思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