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289——公共新闻与公民新闻

2023/4/24 8:40:52  阅读:130 发布者:

公共新闻(civic journalism or public journalism)  

含义:

美国学者杰·罗森(Jay Rosen)提出的概念。公共新闻是 20 世纪 90 年代由美国媒介从业人员组织的新闻改革运动中提出,针对媒介道德水平的下降及公众的信任危机,目标是提升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组织公众积极讨论公共事务,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宗旨是从信息式的新闻向交互式的新闻转变,强调记者介入报道客体,听取公众的意见来设置议程,同时要有助于强化社会意识和解决社会问题。与以往的客观性不同,它认为记者必须在公共问题上表态,应该有自己的态度来促使事情的解决。公共新闻的主要载体是广播、电视和报纸,制造者是专业记者。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公共新闻以公众参与为主体。记者的职责除了引出话题,就是发动公众,让公众通过电话、网络论坛等方式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

评价:

在维护整个社会信息的稳定方面、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矛盾是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共新闻的,如伊拉克战争中政府和军方的限制带有政治偏见。

批评:

1. 多让位于公众的兴趣,容易私人化、狭隘议程。

2. 认为对记者表态的阐述是中立性和客观性的终结,模糊了观点和事实,这是不符合记者的专业主义的。

 

公民新闻( Citizen Journalism)  

含义:

公民新闻也称参与式新闻、开放性新闻、草根报道,它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行为。它涵盖了博客、维基、博客以及公民网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公民新闻就是让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来创作新闻信息,在为传统媒体增加新的新闻素材的同时,也可以对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查证和检验。博客、维基、播客等的重要特点是内容的开放性。这使得大众传播面临改革:从单向传播向双向或互动式传播转变,从大众信息向个性化和分类化信息转变。

自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等在中国已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运作,在很多事件中,已经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多种技术手段和互联网多种应用为全民报道、全民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互联网上的论坛(即讨论区、 BBS)、

分享网站(如 Flickr)、视频分享网站(如 YouTube、国内的优酷、土豆网, 以及网站的视频或播客频道等)、博客、迷你博客(又称微网志,如 Twitter、国内的饭否网等)、即时通信(如 QQMSVGtalk 等)、社交网络(如 Facebook,国内的豆瓣网、校内网等)、 RSS 订阅、电子邮件等等。这样多手段、多功能的复合使用。

 

原因:

1. 公众对传播日益增长的新的社会需求,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的意识不断提升。

2. 中国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赋权性,大幅降低了媒体经营的门槛。

公民新闻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1. 新闻来源的革命,民众作为新闻当事人可以发现和报道,取代了以往传统媒介不能够时刻在场的局限。

2. 带来了传统媒介格局的转型,如采编权垄断的打破、多元的传播形态,还带来新闻管理模式的更新,如融合新闻、报网互动等。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