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对照病例系列设计在儿童疫苗安全性主动监测中的应用
2023/4/19 13:37:32 阅读:110 发布者:
中华儿科杂志, 2023,61(4) 许璐, 褚红玲, 赵一鸣.
国家免疫规划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预防和减少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简便、有效的措施。虽然疫苗上市前经历了Ⅰ~Ⅲ期临床试验,但由于样本量和观察时间的局限,很多不良反应在疫苗上市前无法获知。所以在疫苗上市后开展基于大规模人群的安全性主动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自身对照病例系列(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SCCS)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主动监测方法。SCCS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该方法主要用于疫苗的安全性研究。SCCS通过仅含有病例(发生目标结局的患者)的数据来探索随时间变化的暴露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联。由于SCCS中只纳入了病例,所以无法获得绝对发生率,继而无法获得队列研究的结局指标相对危险度或风险比,同时也不能获得病例对照研究的结局指标比值比。通过对比同一个体在风险期和对照期的事件发生数,SCCS 可以获得相对发生率(relative incidence,RI)。
国家免疫规划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儿童死亡率、预防和减少传染性疾病发生的简便、有效的措施。虽然疫苗上市前经历了Ⅰ~Ⅲ期临床试验,但由于样本量和观察时间的局限,很多不良反应在疫苗上市前无法获知。所以在疫苗上市后开展基于大规模人群的安全性主动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自身对照病例系列(self-controlled case series, SCCS)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主动监测方法。SCCS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该方法主要用于疫苗的安全性研究。SCCS通过仅含有病例(发生目标结局的患者)的数据来探索随时间变化的暴露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联。由于SCCS中只纳入了病例,所以无法获得绝对发生率,继而无法获得队列研究的结局指标相对危险度或风险比,同时也不能获得病例对照研究的结局指标比值比。通过对比同一个体在风险期和对照期的事件发生数,SCCS可以获得相对发生率(relative incidence,RI)。
SCCS的实施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整个研究参照的时间轴。这个时间轴可以基于年龄,也可基于日期。一般基于与暴露或结局的发生相关性高的因素。对于儿童使用的疫苗,其接种主要根据儿童年龄,所以基于年龄的时间轴更合适。因为对基于年龄和日期的时间轴的处理方式是类似的,所以本文以基于年龄的时间轴为例进行讲解。(2)确定观察期。根据疫苗接种与结局事件的发生特点选取观察期。例如在研究麻疹、腮腺炎、风疹(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MMR)三联疫苗与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之间关联时,婴儿需在18月龄完成MMR疫苗接种。FS是一个急性不良反应,所以可将观察期设定为365~730日龄这一年龄范围。(3)划分年龄区间和风险区间。在SCCS中,事件发生率被认为在各个年龄或者风险区间内是相对恒定的。对于年龄区间的划分,可以在研究对象纳入前,根据既往经验或现有知识预先设定,或者在研究对象纳入完成后,根据研究对象年龄的分位数来进行设定。而对于风险区间的划分可以依据专家经验、既往研究以及已知的生物学机制。(4)根据公式1评估样本量和功效。值得注意的是,SCCS中的样本量指的是结局事件发生次数而不是结局事件发生人数。
转自:“医学科研与管理空间”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