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讲座预告|丹娜·佐哈尔:量子世界观、量子领导力和中国艺术
2023/4/19 13:34:50 阅读:198 发布者:
讲座摘要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量子世界。CAA的学生用来制作艺术的数字技术就是量子技术。量子思想可以激发更多的艺术灵感。丹娜·佐哈尔教授将概述量子物理学的定义原则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新世界观。她将说明这种从西方科学中产生的量子世界观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思想——道家、儒家和禅宗所表达的世界观。佐哈尔教授还将概述量子物理学的原则和指导中国传统艺术的原则之间的许多相似之处。如果时间允许,她将解释如何将量子领导力视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丹娜·佐哈尔教授在中学期间就开始醉心量子物理学,在麻省理工攻读物理学毕业后,转向量子科学的研究。她认为量子科学不仅是理解物理的新领域,还是西方知识论前所未有的革命。因此人类对“自我”的认识、群体与个体的互动模式、社会组织的模式,都须要重新理解。她认为知识论需要补充一个新层次,在“知识智慧”之上还有“精神智慧”(Spiritual Intelligence);并认为最接近量子科学的不是发明量子科学的西欧的哲学传统,而是中国传统思想。她近三十年来的量子科学研究偏向于社会组织与管理学,以“量子管理学”成名。近年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企业,从中国新兴的商业机构找寻“量子管理”的实例,来证实中国传统思维与量子思维的关系。此次在中国美院的讲座,将从四个角度发挥量子科学的思维:量子物理、管理学、中国传统思想和艺术思维。
丹娜教授以实证科学思考艺术,张颂仁教授的回应来自中医关键词对书画审美的启发。艺术异于一般事物在于点石成金;所以书法异于一般文字,艺术品不再是原来的素材。艺术是转化的契机。黄帝内经叙述生命体的转化功能,炼精化气,归结于魂魄的历程。生命体也不是独立运作的个体,必须遵循应合四时宇宙运行的规律。这种生命观异于传统西医学。由于书画的审美语言与修炼术关键词,跟中医术语有所重复,因此可以从医理得到启发。
这次讲座由丹娜教授介绍量子思维对艺术的关系,配以中医的传统科学角度,希望同学积极参与,一起带出新颖的观点。
《量子世界观、量子领导力和中国艺术》
时间
2023年04月21日(周五)
14:00-16:30
地点
线下
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
线上
加入 Zoom 会议
会议号
839 8788 3779
密码
230421
主讲人
丹娜·佐哈尔 教授
对谈人
张颂仁 教授
主持人
孙善春 教授
语 言
中英同声传译
主讲人
丹娜·佐哈尔
丹娜·佐哈尔教授是“量子管理”奠基人,被称为融合东西方智慧的当代思想家,更被《金融时报》誉为 “全球最具商业头脑的50人之一”。获评《清华管理评论》“2018管理创新领袖·思想者”奖项。她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和哲学学位,此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宗教及心理学硕士及博士学历,并将量子物理学引入人类意识、心理学和组织领域。当前活跃于管理教育领域,并担任管理顾问。作为众多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专业培训及管理咨询,也经常在联合国教科组织、欧洲文化基金会及达沃斯论坛等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表演讲。著有《量子领导者》《量子自我》《量子社会》《重塑企业大脑》《魂商》等畅销书。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客座教授。
对谈人
张颂仁
策展人,汉雅轩画廊总监,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近年参与的项目包括:「嘉礼堂」中国礼文化的综合研究与实践;「西天中土」印度和中国的艺术与社会思想交流;「雅集园林」 (源自「黄盒子」研究项目)中国展示与鉴赏文化的当代实践;「亚际书院」发起的亚洲学术思想交流项目。
主持人
孙善春
德国哲学专业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艺术哲学、美学与视觉文化教学,撰写了大量艺术理论批评文章。近年来倾力于对中国书法和绘画文化思想用心深研。有专著《历代书论札记》《解读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见东坡:读〈黄州寒食诗帖〉》,另有译作《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与其他论文发表。
来源: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