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专题研究 || 戴兵,李信厚:太极拳“听劲”概念诠释、理论逻辑和实践理路

2023/4/19 9:51:46  阅读:227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体育学研究 ,作者戴兵,李信厚

太极拳“听劲”概念诠释、理论逻辑和实践理路

01

文章来源

作  者:戴兵,李信厚

单  位:临沂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原文刊发:《体育学研究》2023年第2

02

第一作者

戴兵(1982 — ),山东临沂人,讲师,博士,现任职于临沂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艺术系主任,研究方向:体育历史与体育文化。

03

通信作者

李信厚(1984 — ),山东临沂人,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后,现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为武术历史与武术文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5部(独立出版专著1部)。

04

文章概要

近年来,传统武术特别是太极拳能否实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次一次的比试地拷打着传统武术,致使很多人认为传统太极拳是谎话连篇,是“花拳秀腿”,根本经不起擂台考验,根本不堪一击,与“以巧斗力”“柔弱胜刚强”“四两拨千斤”的高超技艺差距甚远,这也进一步加深了普通民众对于“太极拳是老年拳”的歪曲认识,进而引起社会对“传统武术”的信任危机。与此同时,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不断加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太极拳,如何反思其“实战”问题,抓住国家层面大力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从而焕发生机,成为当前武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

传统太极拳技艺想要走出困境,解决目前面临的信任危机。首先,需要明确“劲”的概念,紧紧围绕安身立命“技击”实战本质出发,夯实实战基础。“劲”是依据攻防实战的具体要求,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经过系统训练而获得的具有灵活多变、整体如一以及符合武术技术规律的“力”的表现形式。“听劲”则是一种技能反应,也是一种对策。想要做好“听劲”,需要“舍己从人”,也需要“沾连黏随”“不丢不顶”。其中“不丢不顶”是做好“听劲”的必要条件,“沾连黏随”是做好“听劲”的核心技法。可以采用“喂招”“推手”“散手”训练程序,循序渐进提高太极“听劲”功夫。在此基础上,“由此及彼”“由外及里”“去伪存真”,科学地阐释其太极拳实战拳理,提炼太极拳实战的核心技法,不断完善太极拳实战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训练体系。最后,太极拳实战功夫还要经得起实战的检验。提倡“文明交流”,倡导“以武会友”的理念。交流过程中,己方“有感而应”“以逸待劳”“后发先至”,对手却如“盲人摸象”。由此,功夫“自然见得高下轻重”,当这种高超的实战功夫为大家所认识,太极拳实战功夫才能逐渐得到大众认同。

05

作者贡献声明

戴兵:负责收集、整理资料,撰写部分内容;李信厚:负责选题,提出论文框架,撰写主要内容,修改论文。

戴兵,李信厚《太极拳“听劲”概念诠释、理论逻辑和实践理路》一文已在中国知网(CNKI)发布,欢迎大家下载关注。

转自:“武术与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