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周江/梁叔全EES:双重储能机制助力先进锌电池2500次循环!

2023/4/18 17:28:17  阅读:108 发布者:

具有层状结构的材料已被广泛采用为锌离子电池的离子插层型正极,但受限于氧化还原对的工作电压。而较高电位的I/I2转换则因差可逆性而受到限制。

中南大学周江、梁叔全等通过在乙二醇(EG)和H2O(体积比为9:1)溶剂中混合3M Zn(CF3SO3)20. 1 M ZnI2获得了一种双离子(Zn2+I-)溶液,作为包含NH4V4O10和多孔活性碳(NVO-PAC)正极的电池,以进行连续的Zn2+(脱)插层和I/I2氧化还原的吸附-解吸。

与水溶液相比,EG通过羟基上氧原子的单齿和双齿配位参与Zn2+的溶剂化结构,在锌沉积/剥离过程中调节负极表面。同时,此外,水活性在降低的含量下被直接抑制,从而抑制了NVO中活性成分溶解到电解液中,以及多碘化物之间的自发性副反应。

这种优势支持了双重机制的可逆性,从而使Zn/NVO-PAC电池表现出理想的放电电压(0.96V vs. Zn2+/Zn)、低运行损耗(在0.2A g-1500个循环中,每循环0.032%)和长寿命(在2A g-1下循环2500次)。

因此,深入讨论有机物对储能离子行为的影响,揭示了Zn2+(脱)插层和I/I2氧化还原与吸附-解吸相对独立但渐进的双重机制。

鉴于锌基电池上钒基阴极的广泛研究,这一策略为引入卤素氧化还原提供了一个思路,以优化其工作电压范围和可逆容量,同时提高电极的稳定性。

Dual mechanism of ion(de)intercalation and iodine redox towards advanced zinc battery.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3. DOI: 10.1039/d3ee00501a

转自:“萤火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