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角
PPdata Acadamy
摘要
[摘要] 检验数字经济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差异。研究方 法:运用效率分析、矯值法测度2011-2018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字 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并采取面板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作 用。研究发现:研究期间我国各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 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存在时滞性和异质性。研究创 新:基于上市公司企业数据库,筛选建立全国数字经济企业数据集与城市层面匹配 数据,从微观视角对地区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价值:从数字 经济发展角度,为我国绿色发展转型路径的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区域差异;全要素生产率
一 、理论分析
绿色发展即区域以高效率、低污染、低损耗的绿色模式实现经济增长。近年来,绿色发 展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指引,但经济绿色化转型的实现依然面临着经 济发展模式粗犷、产业结构偏重、经济新动能发展动力不足等众多制约。伴随着数字经济的 加速发展,数字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对社会经济增长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业态,不仅直接为经济绿色增长提供新动能,还通过提高信息交互效 率、创新水平和加强区域联系等途径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间接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如下:
一、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
二、数字经济提高了创新水平。
三、数字经济加强了地区间的互动合作。
二 、我国城市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水平的测算
为进一步比较我国城市数字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将测度样 本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并对研究期间各区域的样本测度均值作趋势图进行比较。
三、回归分析
1.控制变量选取
为减少因遗漏变量所造成的内生性问题,还需要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外,其他可能影响 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控制。本文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 结构、科技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强度和城镇化水平6个指标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
(1)经济发展水平(InGDP) o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情况,经济 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禀赋条件越优。
(2)产业结构(IS_2)。产业结构是地区发展模式的重要表征,由于我国当前工业化质 量较低,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产业占比依然较高。
(3)科技投入水平(InTECH)。科技进步是城市实现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从 减排视角看,科技投入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城市实现技术进步,推进城市企业生产技术的绿 色化转型升级,减少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从治理视角看,科技投入加大有助于城市污染治理 水平的提升,进而助力绿色化转型。
(4)外商直接投资(InFDD。外资引进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有两种理论支撑,一类 是根据“污染天堂”假说,外商进入可能导致国外的落后产能向本地转移,弓I起当地污染情 况加剧,另一类假说认为,伴随国外资金的流入,先进技术和环保经营理念也会一同流入, 进而促进当地发展模式绿色转型升级。
(5)环境规制强度(ER)。根据“波特假说”环境规制是引导企业改变技术进步方向, 激发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手段。
(6)城镇化水平(Urban)。城镇化水平是城市发展阶段的重要体现,当一个城市 城 镇 化水平较高时,往往代表该城市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人口素 质、发展理念等众多方面处于较优水平。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是区域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发 展形成新动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构建数字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效率 指标体系,对中国地级市2011-2018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 并考察了该期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及其异质性。
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作为我国经济新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在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重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近年来,各地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程 度增加,数字经济将持续加速发展,从总体来看,各地的数字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 发展水平和上升速度存在明显的差距,若任由该趋势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城市之间的发 展差距,呈现“强者愈强”态势。
第三,认识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的时滞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 时滞性,就意味着政府在设计发展规划时,必须具有预判能力和前瞻性思维。
第四,充分发挥政策工具对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引导作用。
[1] 朱军. 技术吸收、政府推动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中国工业经济.2017,(1):5-24.
转自:“PPdata Academy”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