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管理世界》近年网络分析相关文献

2023/4/17 15:15:07  阅读:207 发布者:

倪红福.中国间接税的效率损失——基于中国生产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方法[J].管理世界

摘要:本文构建了嵌入间接税的中国投入产出网络结构一般均衡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间接税效率损失的事后测算方法。基于此,本文利用1992201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税收等数据编制了与模型匹配的社会核算矩阵,并进一步进行了实证测算分析。研究表明:(1)总体上,考虑到生产网络结构、微观替代弹性系数和间接税处理方式的影响,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约为0.5%10%。(2)生产网络结构越复杂,微观替代弹性系数越大,间接税的效率损失率就越大。(3)生产网络二阶近似新方法测算的间接税效率损失率远大于经典哈伯格方法。(419922017年期间,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呈阶段性特点。19922007年,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完成和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72017年期间,中国间接税效率损失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先上升,后受减税降费等政策影响而保持平稳或略有下降。

关键词:生产网络结构;投入产出;税制结构;效率损失;

李梦雅,杨德林,胡晓,张金生.内层网络情境下孵化平台如何实现资源联动?[J].管理世界

摘要:在孵化平台网络化发展日趋盛行的背景下,能否在多个孵化基地紧密联系的内层网络中通过资源联动高效赋能创业企业成为孵化平台撬动互补优势、凝聚创新合力的关键。本文选取启迪之星作为案例对象,系统探讨了内层网络情境下孵化平台资源联动的形成过程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孵化平台在内层网络情境下的资源联动是由资源建构、资源编排、资源协奏、资源延拓4个阶段组成的复杂动态过程,不同类型资源在联动发展过程中涉及阶段呈现较大差异;(2)不同孵化基地能够在资源联动过程中基于资源与区位优势差异选择合适的资源联动策略,通过资源联动参与阶段、联动资源类型、提升路径的优化选择激发孵化网络的联动价值;(3)在资源联动过程中,孵化总部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和长远共赢四种机制来保障资源联动的效能。本文有助于填补现有研究对于孵化平台内部主体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忽视所形成的理论缺口,并对孵化平台借助网络化发展战略提升孵育效率、尤其是对内层网络中推进资源联动的管理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孵化平台;资源联动;联动策略;孵化机制;内层网络情境;

齐鹰飞,李苑菲.政府消费的生产性——基于生产网络模型的刻画、分解和检验[J].管理世界

摘要: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且减税降费规模扩大背景下,政府迫切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而其基本前提是对各类财政支出如何影响经济做出研判。本文就政府消费是否通过生产率渠道作用于经济以及如何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通过将政府消费引入带有生产网络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框架,本文实现了政府消费生产性效应和需求侧效应的刻画和分解,明晰了政府消费冲击借助生产率渠道在生产网络中放大和扩散的传导机制。基于以上理论分解,本文利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府消费具有显著的生产性效应,该效应作用于行业生产率进而影响产出的过程具有4年时滞。这些研究发现对财政政策制定,特别是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府消费;生产网络;一般均衡;工具变量;

杨震宁,侯一凡,李德辉,吴晨.中国企业“双循环”中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平衡效应——基于数字赋能与组织柔性的考察[J].管理世界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环境的变化,企业所依赖的创新资源和创新形式都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的主流范式。企业如何在国内创新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双循环"中实现平衡,并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的作用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数字赋能和组织柔性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因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二,创新网络嵌入链接的建立必然需要企业付出相应的成本,企业过度嵌入全球创新网络会对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第三,国内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之间的平衡对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的综合平衡与相对平衡指标显示适度的平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第四,数字化和组织结构的革新正在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能够对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第五,实践中创新网络嵌入中的平衡显示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作用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数字化转型;组织柔性;创新能力;

蔡宏波,遆慧颖,雷聪.“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基于复杂网络视角[J].管理世界

摘要:本文以统计对比和复杂网络分析的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背景下我国民族八省区外贸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团划分深入考察民族地区贸易发展变化并解释"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以及如何发挥作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文章运用加权极值优化算法讨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民族地区外贸发展在全国省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变化,分别选取20012018年的18年和20132018年的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两种概念、两种时间维度下的外贸依存度以及调整后的余弦相似度,最终以社团划分的方式刻画民族省份对外贸易及与我国其他省份的相似性。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明显改变了民族地区的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在全国的贸易地位,不但使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而且充分挖掘了民族地区货源型产品进出口能力和潜力。特别是,民族八省区的外贸总额和外贸结构增长和优化均十分显著,与具有相似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态势的其他省份对比,验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推动民族地区贸易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省份;对外贸易;复杂网络;

李东红,陈昱蓉,周平录.破解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跨界网络治理路径——基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摘要:本文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了平台以跨界网络治理驱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跨界平台网络是不同于单个企业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载体,可以通过技术网络丰富、市场网络丰富和两个网络价值共创的继起性演进在驱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2)在跨界网络驱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不同时期,为解决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高以及网络参与者关系复杂等难题,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治理路径的选择促进颠覆性创新的不同过程与结果,在技术网络丰富期,平台可以通过内容治理与关系治理促进技术的内容颠覆与结构颠覆;在市场网络丰富期,可以通过价值治理与关系治理促进市场的价值颠覆与结构颠覆;在技术网络与市场网络协同的价值共创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包络(内容治理)、跨界网络效应激发(关系治理)、异质性利润焦点获取(价值治理)"的综合治理促进技术与市场的颠覆可持续性;(3)平台治理中的内容治理与价值治理是跨界网络治理的"硬实力",而关系治理是跨界网络治理的"软实力",软硬实力的组合共同促进颠覆性技术的技术突破与市场突破。本文丰富了网络治理理论、颠覆性创新理论和平台理论,并对尝试借助平台推进新兴前沿技术突破、尤其是跨界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实践行动具有管理启示。

关键词:颠覆性技术创新;平台;网络治理;自动驾驶;

吴德胜,曹渊,汤灿,郝希阳.分类管控下的债务风险与风险传染网络研究[J].管理世界

摘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针对部门债务,从债务口径、债务结构和偿付风险3个层次深入研究了实体经济债务风险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分类管控我国债务风险的理论模型。从部门间债务的比较分析中,本文发现非金融企业债务在实体经济债务中具有极高的系统重要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构建了双层交易对手方风险传染网络模型。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产业债发行人担保网为样本,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区域非金融企业间债务风险传染结构,并根据综合节点度与对外风险敞口两类指标识别出若干核心风险传染节点。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内的债务间存在较强关联性,是潜在的区域系统性风险源。本文认为,我国当前的宏观债务问题存在国情特殊性,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债务风险和压力分析评估体系,为防范金融风险提供分类施策工具。

关键词:杠杆率;债权人结构;企业债务;担保网络;

王正位,王新程.信任与捐赠:社会网络在捐赠型众筹中的认证作用[J].管理世界

摘要:捐赠型众筹的社交属性吸引了广泛的爱心人士参与捐赠,为中国慈善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却未得到学界足够关注。本文使用某捐赠型众筹平台的数据实证研究受赠方社会网络的经济角色。社会网络除了提供捐款资金外,还起到了认证作用。证实人认证使项目更广泛地传播并吸引了更多的潜在捐赠者,进而募集到了更多资金。此外,不同社会距离的证实人认证作用的大小随关系的强弱呈现倒U型。本文也使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缓解了内生性问题。这些研究发现对于金融科技通过拉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助力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网络;信息不对称;信任;众筹;

刘刚,张泠然,梁晗,王泽宇.互联网创业的信息分享机制研究——一个整合网络众筹与社交数据的双阶段模型[J].管理世界

摘要:互联网众筹平台不仅为创业者带来了创新的融资渠道,极大改变了创业者的社交网络形态,同时也滋生了严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基于众筹网站3478个创业项目及其创业者社交网络数据,研究了创业过程中随着社会网络阶段的演变,创业者通过其社交网络进行信息分享对创业融资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者以第三方社交网络为渠道分享信息,通过信任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有效提升了融资绩效,且其成效具有信息异质性和阶段动态性。在个人社交网络阶段,个人相关信息分享及其所获反馈产生了更强的融资绩效提升作用;而随着创业过程步入社会化社交网络阶段,项目相关信息分享及其所获反馈的提升效应更强。本文构筑的创业者社交网络信息分享及其所获反馈与互联网创业融资的双阶段模型,是结合互联网众筹的社交属性对其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回应,打破了已有研究囿于众筹平台内部进行信息分享的局限,推动了研究视角由静态向动态发展,也是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条件下相关创业范式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信息分享;创业融资;网络众筹;社交网络;

鲁若愚,周阳,丁奕文,周冬梅,冯旭.企业创新网络:溯源、演化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网络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组织发展的通用模式,针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也迅速成了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步入新时代,数字化情景与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及生态系统等网络研究新议题交织,为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这一背景,研究在界定企业创新网络概念的基础上,检索发表于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的449篇文献,系统地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研究进行梳理。首先,从企业集群、校企合作以及战略联盟3种不同的企业网络实践角度出发对企业创新网络进行溯源;其次,基于文献主题分析进一步提炼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理论框架,提出并论述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四大研究主题:创新网络概念界定与演化、创新网络结构、创新网络内部作用机制以及创新网络治理;最后,简述了中国情景下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主题,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厘清企业创新网络的发展脉络,推动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综述;研究溯源;研究演化;研究展望;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