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卿,车维汉,夏方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分析与国际风险传导应对[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在全球化生产不断演进的背景下,参与国际分工各国在共享分工福利的同时,如何避免外部世界的冲击?关于这一问题,若从一国所处的与其他国家的价值链贸易网络的视角给予考察,或许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本文基于2000年~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特性"等复杂网络性质,且整个网络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接着指出,在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一国可通过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中的集约性和广延性特征,实现自身重要程度的提高,弱化来自外部波动的影响.最后,从进口(投入)和出口(产出)两个方向对上述结论给予验证,即一国可通过增加上下游贸易对象数量并降低贸易强度分布集中度,做广做均全球外贸发展布局,弱化内外部之间风险互相传导的冲击,稳健全球价值链贸易网络.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小世界现象;无标度特性;国际风险传导;网络广延性;
李昊骅,方立兵,姚楚涵.空间溢出与城投债信用风险——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已发生的多起城投债技术违约和城投公司非标融资违约打破了城投债刚性兑付“信仰”,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成为关注焦点.在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背景下,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生产要素引力网络,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溢出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发现:第一,城市群内部存在信用风险空间溢出,区域内城投债信用风险溢价同向变动.第二,其他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呈正外部性,能够降低本城市城投债信用风险.第三,其他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能存在负外部性,会导致本城市尤其是外围城市城投债的信用风险上升.为地方政府有效利用城市群发展机遇、合理制定财政政策以及防控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城投债;信用风险;生产要素流动;空间溢出效应;NARMA模型;
李兴申,谭小芬,苟琴.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银行资本网络[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在跨境银行资本流动网络视角下实证研究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各国或地区之间跨境银行资本流动往来的影响,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缓冲效果.基于2000年~2016年的103个经济体的季度面板数据回归,本文主要发现:第一,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跨境银行资本流动网络造成负向冲击,显著降低网络中各国资本流动的入度、加权入度、加权出度和加权度;第二,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向冲击;第三,贸易联系渠道和外汇风险暴露渠道是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境银行资本流动网络的重要渠道.本文还进一步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长期影响、不同类型宏观审慎政策的效果以及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间接外溢影响角度,拓展了对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分析.加深了对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产生的潜在金融风险的理解,也为各国或地区防范和应对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冲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跨境银行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网络模型;
王磊,杨晓倩,张鹏程,李宛忆,张顺明.兼听则明:高管社会网络与企业投资决策同伴效应[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以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高管在网络中所处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投资决策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企业处于过度投资状态时,投资决策表现出同伴效应;高管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投资决策同伴效应存在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越高(低),企业投资决策受同伴企业的影响越小(大).在影响机制上,企业通过高管网络的信息功能从外界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在制定投资决策时减少对同伴企业的依赖;同时,高管网络蕴含的社会资本能作为激励机制发挥治理功能,从而保证企业独立进行投资决策.最后,基于高管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年长、任职时间长的高管在社会网络中起着主导作用,董事长和总经理发挥的作用有限,拥有较高教育水平以及保持乐观情绪的高管更善于利用社会网络来改进投资决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同伴效应的形成机制,也为社会网络产生的经济后果提供新的证据.
关键词:高管网络位置;企业投资决策;同伴效应;信息功能;治理功能;
王纲金,徐梓双,谢赤.中国金融机构关联性与系统性风险贡献研究——基于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视角[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准确地测度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以识别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任务.采用2010年至2019年中国32家上市金融机构数据以及宏观特征变量,通过TENET模型构建尾部风险溢出网络以度量金融机构关联性,并引入公司规模、杠杆和流动性指标,基于改进的PageRank算法提出网络-市场-账面相结合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测度思想,具体从系统整体、部门行业、机构个体三个层面对网络关联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系统总体关联性在危机与下行时处于高位水平,尾部风险溢出网络能有效捕捉极端风险事件;2)行业内的关联性水平总体而言高于行业间的关联性水平,但在极端情况下跨行业风险溢出强度会增大;3)银行和保险机构相对证券机构而言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更高.
关键词:复杂金融网络;系统性风险贡献;尾部风险溢出网络;金融机构;关联性;
周骐,李仲飞,曾燕.复杂网络视角下行业风险传染与银行信贷配置[J].管理科学学报
摘要:信贷业务是银行业主要的收益和风险来源.然而,我国的银行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行业间的整体关联性.因此,基于已有研究,从复杂网络视角研究我国行业风险的主要聚类类型(循环型、中介型、吸收型和扩散型),在考虑行业聚类风险的基础上构建行业层面的银行信贷配置模型(Min-C即最小聚类系数模型)并给出信贷配置最优策略和信贷配置集中化的度量指标C-I-HHI(clustering-industry-HHI).研究结果表明:在4种聚类风险中,国内的行业间聚类风险主要是吸收型,属于较高风险传染类型;Min-C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行业间的聚类风险类型,所以其信贷配置策略在贷款收益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上优于传统的Na6ve策略、Min-V模型和Min-CVaR模型下的最优策略;Min-C模型下的最优策略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分别低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稳健性检验中构造的C-I-HHI指标不仅说明了Min-C模型的稳定性,还为银行信贷配置是集中化还是多元化更优的争论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
关键词:复杂网络;信贷配置;聚类风险;Min-C;C-I-HHI;
转自:“社科学术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