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JCTH | A. muciniphila和B. bifidum通过调节FXR通路表达与肠道菌群而预防NAFLD发生

2023/4/17 14:50:38  阅读:147 发布者:

文章导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肠道菌群及胆汁酸代谢关系密切,三者间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内代谢过程。由于NAFLD的复杂性,具体菌种与NAFLD,以及胆汁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基因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间的关系尚未阐明,机体不同部位FXR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效果也有争议,甚至相反。本研究探讨了Akkermansia muciniphilaBifidobacterium bifidum两种菌株对NAFLD的干预作用与潜在机制,发现两种菌株均可激活肝脏FXR通路,抑制肠道FXR通路表达,增加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改善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

ND组外,其余组别均采用高脂饮食。其中Akk组,Bifi组,Combine组及PBS组先使用四联抗生素处理4周后,单独或联合灌胃A. muciniphilaB. bifidum菌液或PBS持续8周。所有动物共饲喂20周。实验终点时,对各组小鼠糖脂代谢指标,炎症免疫状态,不同组织FXR通路表达水平,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变化进行检测。

1. 动物实验处理流程

研究结果表明,与灌胃PBS相比,A. muciniphilaB. bifidum菌液灌胃明显改善了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的增长(P0.01)与胰岛素抵抗状态(P0.001),积极缓解了因高脂饮食所致的肝脏损伤及脂肪变性程度。此外,A. muciniphilaB. bifidum菌液灌胃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P0.05)和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 17Th17)比例(P0.001),升高了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例(P0.01),改善了小鼠的炎症免疫状态。

最后,我们发现两种菌株均可激活肝脏FXR通路,而抑制回肠FXR通路表达(P0.05);也对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表现为有益菌属如ParabacteroidesLactobacillus等的丰度升高,回肠黏膜结构的改善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P0.05)。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中联用菌液灌胃在调节FXR表达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在其他糖脂代谢指标中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得效果略有下降。

2. 文章主要结果

结论展望

A. muciniphilaB. bifidum能够预防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形成,进一步的探索后或可成为NAFLD的治疗策略。

本文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nd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Prevent NAFLD by Regulating FXR Expression and Gut Microbiota”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2.00415

投稿:2022826日;修回:20221111日;接受:202314日;上线:2023222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鲁晓岚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内科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负责科技部重大专项分课题1项,主持参加省市级基金课题及横向课题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参编图书11部,主编、副主编图书各1部。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肝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委员、区协作组组长;上海市消化专科分会动力学组委员;上海浦东新区医学会消化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胶囊内镜及肠病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态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病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特约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肝博士等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第一作者

年福临

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及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研究。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