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AMM最新综述 | 多组分中药复方的药物开发:最新技术和未来展望

2023/4/17 13:42:28  阅读:112 发布者:

近日,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冯奕斌教授团队和王宁教授团队在Acta Materia Medica上发表了题为“Multi-component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for drug discovery: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的综述论文(doi 10.15212/AMM-2022-0049)。

文章分析并讨论了多成分中药在药物发现和开发领域中的现况,研发策略和技术,同时讨论了一些新兴的生物医学技术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欧洲联盟和美国等地新药研发政策和应用情况。

由于中药的多成分和多靶点特性,中药研发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文章介绍了中药研发的策略包括对传统中药文献的系统综述、 使用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体外筛选、药理学评价、临床试验、标准化制剂的开发和多组学数据的整合等。同时,文章探讨了一些新的数据库和技术来研究和总结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潜在治疗效果和机制。此外,文章还列出了一些新开发和再利用的中药上市案例,包括这些药物治疗的靶点和疾病,例如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等。

为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新药研发,文章强调了以下4个关键因素:

1)确定具体中药的活性成分的重要性;

2)通过先进的实验方法和算法,确定起主导疗效作用的化合物。研究方法包括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CRISPR基因编辑和化学计量学等。

3)临床试验应遵循全球广泛接受的SOP规则,如ICH-GCP等;

4)更好地了解各地区新药批准的政策是成功批准新药申请的前提条件。此外,作者还提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为新药的发现提供巨大的技术和算法支持。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性探讨了多成分中药在药物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沿技术的运用和解决方案,对未来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pen.com/hosted-document?doi=10.15212/AMM-2022-0049

扫码直达原文

通讯作者介绍

冯奕斌,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成药注册评审专家组专家,香港注册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任国内外多个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多个国际杂誌专家评审。长期从事癌症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第二届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个人杰出贡献奖。截止2023年初,已出版着作38部,总出版物超过570篇,其中包括Hepatology, Science Advanc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杂志。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和被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和报导(例如CCTV, RTHK, BBC, CNN等)。根据2017-2022Clarivate Analytics (previously Thomason Reuter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被列为世界前1%顶尖学者之一。

王宁,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香港中医药药理学协会委员,世界中医免疫学协会委员,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委员。兼任国内外多个国际杂誌专家评审。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免疫学,癌症,代谢性疾病相关科研和中医药相关教学工作。截止2023年初,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Science Advance, Molecular Cancer,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等国际期刊。202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排名中被列为全球前2%学者之一。202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青年岐黄学者。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