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线上讲座预告|百年前的“新音乐”——谈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与音乐的认知结构

2023/4/17 13:35:26  阅读:135 发布者:

01

讲座简介

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音乐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变革。随着勋伯格《第二弦乐四重奏》的终乐章在维也纳第一次响起,随着已经摇摇欲坠的调性体系在此时此刻终于完全解体,古典主义的优雅与凝练和浪漫主义的缠绵与浓烈彻底变成了历史的回响,变成了再也无法归返的永恒过往。虽然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在我们听来往往显得生僻而艰涩,但音乐历史的这个关键阶段绝不是阿多诺戏言里很多人口中所称的“生僻问题”,而是直接体现了人类精神在发展历程中的根本性转折。我们熟悉并喜爱的贝多芬与勃拉姆斯变成了所谓“古典音乐”,而二十世纪至今的严肃音乐,我们反倒极度陌生,甚至感觉自己被反复地拒斥于门外;多种理念之间的冲突、混杂与融合被推向了顶点。在调性体系解体之后,究竟音乐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似乎每一个作曲家都给出过自己独有的答案。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在一个世纪之前所写下的作品,尽管每一部都是如此地不同,但在今天对于我们仿佛仍然也都只是“新音乐”。应当如何接受这些作品,如何理解音乐的这次剧变,如何面对貌似混乱的诸多流派,阿多诺在《新音乐的哲学》中所给出的答案最为有力,也有着最为强大且持续的影响力。我们的讲座就从阿多诺的这部重要著作出发,谈一谈二十世纪的音乐图景是如何建构起来的,音乐学界对音乐的解读方法与认识框架又出现了怎样的新元素。

02

主讲人介绍

罗逍然,中国美术学院教师,古典学、音乐学青年学者,华盛顿大学古典学博士。通晓古希腊文、拉丁文,并掌握英、德、法、意文。古典学方面,已出版的著译作品有,《阿尔戈英雄纪》与《赫拉克勒斯之盾》两部古希腊文史诗的首次中文译文与笺释、英文古典学论集《柏拉图与赫西俄德》译本;音乐学方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罗森作品集”丛书,译有查尔斯·罗森的著作《音乐与情感》与《意义的边界》,另译有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商务印书馆)。待出与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与《美学理论》译本、牛津大学《古典神话》第十版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待出);拉丁文叙事诗《阿喀琉斯纪》的译文与笺释等作品。

03

腾讯会议号

640.jpg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