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产出高质量的外语教材研究论文?
2023/4/14 15:15:59 阅读:98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作者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教材研究亦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2023年3月17日晚,“《外语教育研究前沿》面对面”第九期活动特邀“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专栏”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谈佳副教授、葛囡囡副教授,沈阳农业大学李晓楠老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璐编辑,集中展示外语教材研究类论文的审改、撰写与修改过程,并就“外语教材研究”这一话题为读者答疑解惑,以期为外语教材研究选题、写作等提供启示,助力我国外语教材建设。活动通过“外研社•U讲堂社区”和“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公众号直播,吸引了超过4000人次观看。
张虹教授
张虹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外语教材中的文化呈现专栏”中的三篇文章,然后从审稿编辑角度出发,以一篇外语教材研究论文的审改为例,阐明如何确定教材研究选题。
张教授提到,教材研究选题涉及“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创新之处在哪里”三个问题。其中,研究内容可包括教材编写、教材分析、教材评价、教材使用等;研究方法可包括质性研究、量化研究、混合研究、行动研究等。接着,张教授通过展示审改案例的题目修改思路、多轮审改经历,说明如何展现该案例的创新之处。
最后,张教授总结了确定教材研究选题的三个要点:第一,选题要有价值,能够创造新知识;第二,选题要在教材内容、切入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第三,选题要聚焦一个点、一条线。张教授建议一线教师在教材研究的道路上树立问题意识、研究意识,并具备锲而不舍的韧性。
谈佳副教授
谈佳副教授以本专栏文章《<法语>(修订本)的文化呈现研究》为例,首先详细呈现了该文章从撰写至刊发的过程,涉及论文题目的更改、教材分析框架的使用等。然后,谈副教授结合具体的修改案例,指出论文撰写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要保证研究问题和研究发现在内容与形式上一一对应;2)要深挖研究亮点;3)要提升理论和实践的高度;4)要关注结尾部分的呼应。最后,谈副教授讲述了本次论文写作的感受,鼓励广大一线教师作为新手,要虚心学习;要不断积累,打开视角;要有韧性,坚持到底。
葛囡囡副教授
葛囡囡副教授基于《中国德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以<当代大学德语>为例》一文,先简要介绍了该论文从撰写到刊发的过程,接着详细解读了修改意见。葛副教授将该论文的修改意见分为知识/常识性错误、结构性问题、语言表述不恰当、内在逻辑线、论证理据性五个方面,并列举了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例如,结构性问题体现为缺乏关于文章局限之处的表述;语言表述不恰当则涉及汉语表达不够通畅、语言表述不妥当等;内在逻辑线指论文标题、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分析过程、建议启示要形成一条线索,其中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
最后,葛副教授借鉴吴国盛老师于2021年发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学术写作的三大意识》,建议学术写作要具备同行意识、问题意识和文献意识。其中,知识/常识性错误、结构性问题、语言表述不恰当是缺乏同行意识的表现;内在逻辑线不清晰则是问题意识不足的表现;论证理据性不足则是文献意识不强的表现。
转自:“外语学术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