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Lett. 大肠杆菌作为电化学免疫分析的生物载体
2023/4/13 10:04:13 阅读:107 发布者:
微型/纳米载体在生物分析中拥有巨大的潜力,可用于分子识别和信号放大,但经常受到苛刻的合成条件和耗时的标记过程的阻碍。在此,证明了大肠杆菌(Ec)可以被设计成一种用于电化学免疫分析的高效生物载体,它可以装载超高量的氧化还原物质——亚甲基蓝(MB)。随后,聚多巴胺(PDA)生物引入避免了MB的泄露。同时,PDA丰富的官能团为检测抗体的修饰提供了基础。与传统的载体材料相比,Ec生物载体的整个制备过程是简单的、高度可持续的和可重复的。此外,免疫识别和电化学转导是独立进行的,这消除了生物干扰在电极上的积累,简化了电极的制造。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模型目标,所提出的免疫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分析性能,检测限低至35皮克/毫升。Ec生物载体的成功设计和部署可以为开发生物传感应用中的生物载体提供新的指导。
图1. (A)EcHER2的制备过程和(B)拟用于HER2检测的分体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2. Ec生物载体的装载和释放行为
图3. 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综上所述,该研究已经证明EcHER2可以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物载体,用于构建电化学免疫分析,以检测HER2。与典型的基于微/纳米载体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相比,这种基于EcHER2的型策略有以下几个优点。(1)利用天然细菌作为模板,EcHER2的合成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特点。(2)EcHER2具有优越的抗体和MB的负载能力,可以实现分子识别和信号转导。(3)该策略的免疫识别过程在96孔微孔板中独立进行,不仅避免了生物干扰在电极上的积累,而且大大简化了传感界面的设计,使检测更加可靠和高效。因此,所提出的免疫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HER2的定量测定。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3c00184
转自:“NANO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