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卡辛斯基:人工智能会将我们带到何处?

2023/4/13 9:14:39  阅读:88 发布者:

数学天才卡斯辛基1995年给纽约时报寄了一篇35千字的檄文《Industrial Society and Its Future》,他威胁华盛顿邮报或者纽约时报登载,否则再寄炸弹。华盛顿邮报居然全文刊登。

他说人类有一种生理需求,姑且称之为“权力过程”。“权力过程”有四大要素。其中最明确的三个我们称之为目标、努力与目标实现。为了避免严重的心理问题,一个人需要一个耗费一定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还必须有合理的目标实现成功率。

卡斯辛基把人类的欲望或者说目标分为三类:(1)可以通过最少努力得到满足的欲望;(2)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满足的欲望;(3)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充分满足的欲望。

每个人都有目标,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生存的欲望,对古代人,这属于第二类欲望,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满足,而对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能吃得饱,穿得暖,生存欲望很容易满足。于是人类制造了一系列人为目标来替代生存的目标,比如文学艺术,科学研究,运动成绩,社会活动等我们称之为“无用之用”的活动,卡斯辛基称这些活动为替代活动。人们树立这些目标是为了能够为之努力,然后追逐目标过程中的“满足感”。

卡斯辛基说大多数人是通过权力过程,既确立目标,自主努力,实现目标来获得自尊,自信和权力感。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经历整个权力过程的时候,将会导致无聊,士气低落,低自尊,自卑感,失败主义,抑郁,焦虑,沮丧等行为。

第一类目标太简单,容易觉得无聊。但第三类目标又会让人备受打击,非常沮丧。唯有第二种目标的活动能给人向上的力量,给生命赋予意义感。

人工智能会将我们带到何处?

卡斯辛基说:”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会让机器替他们做更多的决策。仅仅是因为机器做出的决策会比人的决策带来更好的结果。最后,维持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决策已变得如此之复杂。以至于人类已无能力明智地进行决策。人们已不能把机器关上,因为我们已如此地依赖于机器,关上它们就等于是自杀。"卡斯辛基当然只能代表一个流派的观点。他是反科技的,他认为工业社会的目标就是追求无限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不是满足人们的真正的内心需求,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都成为困在人工智能和算法里的一个齿轮,沦为被机器豢养的家畜。

还有一类人对科技非常有信心,坚信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和进步。比尔盖茨就曾说他真希望自己再晚生几十年,可以看到科技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马斯克更是一个科技野心家,他是要把人类移民到火星的。周围也有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无比崇尚,觉得会带给人类更多惊喜,即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更强的科技也会逐一解决。人类几千年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都是进步的吗?

还有一类人认为人工智能还没有那么强大,根本没有办法替代人类,机器也根本不会获得意识,觉得卡斯辛基是杞人忧天,而马斯克则太野心勃勃。这类人认为AI不会影响到我们太多,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是不会被AI超越,至于将来会怎样,也管不着了。

无论哪种,人类巨大的好奇心、好胜心,加上资本和利益会驱使人类一路走到黑,就像一个失去刹车的汽车,根本刹不住了。更多的人也会像卡斯辛基预测的那样,心理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找不到意义。但是,我们大概真的也无能无力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

转自:“有闲的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