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揭示大豆锈病病原体的广谱适应机制!

2023/4/12 9:55:10  阅读:116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 ,作者周小马

锈菌是一个超过7000个种的高度专业化的植物病原体,对农业、园艺、林业和生态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传染性孢子通常是双核的,这是真菌特有的特征,即两个单倍体核在同一个细胞中。由专性活体营养型真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引起的亚洲大豆锈病,是锈病真菌可能造成损害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是对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挑战,也是本世纪最具破坏性的植物病原体之一(图1a)。这种病害在拉丁美洲的大豆种植区无处不在,预计2022/23年将生产2.1亿公吨大豆,平均每季总产值为1150亿美元。这种破坏性病害的低发病率(0.05%)已经影响到产量,如果管理不当,据报道产量损失高达80%。巴西为管理该病害而进行的化学控制始于2002/03年的生长季节。在接下来的季节里,大约2000万公顷的大豆被喷洒了杀菌剂来控制这种病害(图1a)。仅在巴西,管理P. pachyrhizi的成本每季超过20亿美元。

病原体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单独部署的抗性基因在各自的栽培品种中会被迅速克服。同样,真菌对主要的特定地点的杀真菌剂的耐受性正在增加,使化学控制不那么有效。对于一个专性活体营养的病原体来说,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宿主范围很广,到目前为止包括54个属的153种豆科植物。

20234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美国2Blades/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Science is the lifestyle! 走进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 (TSL)!)H. Peter van Esse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Major prolifera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ts shaped the genome of the soybean rust pathogen Phakopsora pachyrhizi的研究论文。

尽管P. pachyrhizi的影响很大,但其基因组的特殊大小和复杂性阻碍了准确的基因组组装的产生。在这篇文章中,科研人员对三个独立的P. pachyrhizi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了一个高达1.25Gb的基因组,包括两个单倍型,可转座元件(TE)含量约为93%。科研人员研究了这些TEs在基因组上的侵入和主导影响,并展示了它们如何对各种过程产生关键影响,如宿主范围适应、胁迫反应和遗传可塑性。

本文转载自Ad植物微生物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