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姐记忆面包269——网络生态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2023/4/11 15:59:14  阅读:96 发布者:

1. 商业力量的“收编”。 资本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商业力量能收编一切流行文化。许多商业网站跟风倡导“低碳”、“节能环保”等,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众认知,但其作秀、炒作、广告宣传意义仍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同时不难发现的是,“低碳”“环保”等流行语已成为许多商家销售商品的“噱头”。

2. 公民社会的力量未充分挖掘。 目前网络媒体生态传播的格局中仍以门户网站为主导,作为网络传播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其已经建立起一种较为成熟和规范化的运作模式,而且具有内容生产和人才的优势。与此同时,公民组织在网络中虽然成长迅速,但其传播力量仍相对弱小,非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组织和个人的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主观性、情绪性和随意性,虽然丰富了传播主体和信息来源,但其信息传播的质量和可信性往往难以保证,如地震谣言等的传播。

3. 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有待加强。 2007 11 1 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 2008 5 1 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2008 年汶川地震报道中做到了信息传递的及时、公开和透明,既防止谣言、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舆论、提升媒体公信力,也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勾连,以及缺乏足够的制衡的力量。因此,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做出尝试。

1. 利用新媒体特性引导公共参与,培育公民社会。 互联网具有低门槛性、去中心化、自由平等、赋权的特点,带来了全民参与的时代,也为公民社会的成长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公民组织和个人可以利用论坛、 SNS、微博客等,影响公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通过自下而上的传播产生巨大的能量,制衡权力与商业力量的过度扩张。

2. 与传统大众媒体相互配合,扩大社会影响。 虽然 NGO 等公民组织和个人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但要增强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力,扩大社会认知,增强公民社会的声音,还要依靠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传统大众媒体。以新媒体为突破口,形成问题的引爆点,然后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议程互动与合作,扩大公民社会的力量,并引起中央政府的重视,以自上而下对企业和地方政府构成压力。在厦门 PX 事件、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都实现了较好的议程互动,并最终影响了政府政策,使公民利益得到维护。

3. 媒介的跨地域合作,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同时,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探索更新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美国文化研究学者詹姆斯·凯瑞“仪式的传播观”认为,传播是人类共享意义的文化仪式。 Web2.0 同时具有分权和聚合的特性,为网民赋予话语权,同时实现信息、资源与能量的聚合。互联网为生态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自由、平等的平台,人们可以结成“环保共同体”,在信息传播、分享和互动中实现对生态理念的共享和维持,对更加美好的家园的共同憧憬。

转自:“新传记忆面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