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杂志是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重点披露国内外公私典藏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各种古、近代文献,包括珍本秘籍、罕见抄本、名人佚稿、批校题跋、日记、信札、方志、舆图、谱牒、档案、文告,以及出土的甲骨金石、彝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遗卷等及相关研究成果。同时重视报道海外汉学研究进展。该刊从文献学的角度,探讨古代典籍与文化问题,引导社会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文献》杂志继承原《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宗旨,始终秉持内容充实、资料详实、文风朴实的风格,获得国内学术界厚爱及海外汉学界重视。该刊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评定为“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评为 CSSCI 来源期刊( 2021-2022)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 也予以著录。
《文献》杂志与国内各综合性高校、重要藏书机构及文史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希望能为高校文史专业师生、图书馆古籍工作者和其他文史研究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特发布稿约如下:
一、来稿注意事项
1. 本刊要求稿件具有原创性。来稿若不属本刊范畴,或不合学术规范,或经查证一稿多投,将径予退稿。
2. 来稿请使用简体字,稿件字数以不少于1万字为宜。
3. 来稿请提供打印件,另页注明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联系方式以及学术简历等。
二、稿件格式要求
1. 稿件内容
来稿应包括如下内容,并请顺序撰写: 论文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作者介绍及其他个人信息另附文档。
论文标题限 20个字以内,副标题不超过18 个字;内容摘要字数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 3 至 5 个。来稿如系课题成果,请在题注中说明,并注明课题的批准编号。
2. 正文格式
正文使用宋体五号字。引文使用仿宋五号字,缩进两格。
正文需要分节。一级标题用“一”( 依次类推) ,二级标题用“(一) ”( 依次类推) 。
正文中涉及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等,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正文中所使用的图片,包括以图片形式出现的自造字,应当准确清晰。
3. 注释格式
引文出处与注释文字(即对正文的附加解释或补充说明) ,一律使用页下注形式。每页连续编号,用①②( 依次类推) 。
专著的著录格式为: “作者( 或编者) : 书名( 卷、册) ,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示例如下:
①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2013 年,第 12 页。
或:
②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2013 年,第 57 页“校勘记〔一〕”。
或:
③上海图书馆编: 《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第 7 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年,第239 页。
再次引用时,可省略出版信息,即仅标注作者名、书名( 卷、册) 和页码。
论文的著录格式为: “作者: 篇名,刊名( 或连续出版物名) ,刊期( 或出版社,出版年) ,页码。”示例如下:
④吴羽: 《论中晚唐国家礼书编撰的新动向对宋代的影响————以〈元和曲台新礼〉、〈中兴礼书〉为中心》,《学术研究》2008 年第 6 期,第 102-107 页。
⑤吴丽娱: 《从唐代礼书的修订方式看礼的型制变迁》,《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8 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 148-177 页。
三、稿件处理
1. 本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编辑部一般在收到来稿后三个月内将审稿结果通过邮件告知作者。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编辑部未能如期告知审稿意见的,请作者于三个月后来电咨询稿件进度。如需撤稿,请及时告知编辑部。
2.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本刊将寄赠样刊( 每位作者 2 册) 并支付薄酬。
期待学术界的支持与帮助。欢迎来稿,欢迎订阅。
投稿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33 号国家图书馆《文献》杂志编辑部
邮编: 100081
编辑部电话: 010-8854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