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新国学》稿约 (2021年01期信息)

2021/10/12 10:49:26  阅读:530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21年第1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一、《新国学》是刊布当代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古典文献的最新成果的专业学术集刊,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主办。

二、本集刊热忱欢迎海内外同行专家学者惠赐尊稿。本集刊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论文,内容包括以中国古典文献为载体的以下学科: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艺术学、考古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敦煌吐鲁番学、政治学、军事学、经济学、博物学、科技史、民俗学、阐释学以及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研究。

三、本集刊采用匿名审稿制。来稿均由编辑委员合送呈校内外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审阅,再由编辑委员会决定是否采用。

四、编辑委员会对来稿可提出修改意见,但除了技术性的处理之外,不代表作者修改。文责自负。

五、来稿请用中文繁体字书写或电脑打印。电脑打印者,除寄打印稿之外,请附以Microsoft Word文档或纯文本方式储存的软盘,或者将电子文档发至编辑委员会电子信箱。无论手写或是打印,皆要求:

1.论文的标题之下,附以300字左右的“摘要”、3至5个“关键词”。并请同时提交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之英译。

2.国标7000字以外的字或符号,另纸书写。

3.来稿若为基金项目,请于第一页脚注详细列出基金项目名称、批准时间及编号。

4.于另页按顺序写上: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或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电话号码。

5.如需要图片,除在文档中插入之外,请再提交供印刷的JPEG或TIFF文件。

六、来稿中,古代纪年、古籍卷数,一般用中文数字,而古代纪年首次出现时尚须加注公元纪年。如:元和十三年(818);《山海经》卷一。其他的数字,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凡是第一次提及外国人名,在汉译之外,须附外文原名,如:柏拉图(Plato)。

七、注释要求:

1.一律采用当页页下注。

2.注释码,请用①②③之类表示,并标注在正文相应内容的上方,如:——①,——②,一一③。每页重新编号。

3.引用中文文献的参考格式如下。

(1)引用专著,如: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99页。

 (2)引用文集之文,如: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8页。

(3)所引专著或文集若有多个版次,宜将版次标出。例如:李贽《焚书 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第82页。

(4)引用学位论文,应标注学校、学位及提交时间。例如:张晓敏《日本江户时代(诗经)学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69页。

(5)引用期刊文章,如。杨明照《四川治水神话中的夏禹》,《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4期,第××一××页。

(6)相同书籍的第二次引用,可省略出版信息。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100页。

 八、本集刊只发表原著性成果,请勿一稿两投。来稿敬请自留底稿,编辑委员会将在收到稿件三个月之内答复,若未得答复,作者可另行处理。来稿刊出后,赠送样书贰册。

九、来稿请寄: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九眼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新国学》编辑委员会。邮政编码:610064。

电子信箱:scuxinguoxue@163.com。

《新国学》希望得到海内外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