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评论》专题征稿:教育数学研究 (微信公众号信息)
2021/8/26 15:04:56 来源:
微信公众号信息 阅读:454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微信公众号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新课程评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实现在校内应教尽教、学足学好,就要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法,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学足学好。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因其学科内在的特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容易。如何学好数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我国著名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也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打破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壁垒,让数学变得容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好数学。
1989年,张景中院士在《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书中提出“教育数学”这一概念,其核心就是把数学变得容易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06 年,张院士在《数学教学》撰文,提出“重建三角 全局皆活”的主张,提出了初中数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初衷和设想:将三角的内容提前下放到初中一年级进行课堂教学,接着学习相关几何和代数的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将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更加有机地串通起来。2009 年,张院士出版《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初等数学的改革方案,从小学的数学知识出发,让学生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打破原有“几何”“代数”“三角”三个知识版块之间的无形屏障,形成三者互相联系的知识点网络来进行教学。
为落实张景中院士的教育数学思想,张院士团队带领一线教师进行了教育数学创新实验。教育数学创新实验方案是以“重建三角”为基础、以《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为蓝图对中学数学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提前引入正弦,将其放在初中的低年级进行教学,用三角的相关知识将几何和代数的知识串通起来,使得数学变得更容易,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8年,教育数学创新实验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实践新路径,《新课程评论》杂志特别策划“教育数学研究”专题。诚挚欢迎大家来稿。以下维度供您参考:
1.教育数学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价值和路径
2.教育数学在一线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3.教育数学的评价方法
4.教育数学配套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5.教育数学与“双减”
6.教育数学与深度学习
······
稿件要求:
1.来稿可就上述任一维度进行论述,也可围绕话题自选维度;
2.立足小切口,基于问题展开研究,能给读者带来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启发;
3.一线教师建议结合教学实践来做研究,有具体策略和案例;
4.字数在5000-7000之间为宜;
5.文章应包含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请参照国家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如有课题请注明课题出处与编号。文末请注明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电话、邮箱等信息;
6.来稿请附查重报告,文章引用率不得超过20%;
7.本期专题截稿时间:2021年9月20日
投稿邮箱:
583425594@qq.com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杨老师
电话:0731-89921103
特别说明
1.约稿不一定表明能被刊用,所有来稿均需经过三审,质量为先。稿件一经采用,将寄送样刊和相应稿酬。
2.请确保投寄作品系个人原创,且没有在其他报刊杂志、书籍或网络平台上公开发表。
3.凡向本刊投稿被录用,即视为作者同意本刊将其作品在中国知网、《新课程评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
4.自来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未收到回复,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期待您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