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系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被国内三大重要核心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所收录;同时还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波兰哥白尼索引(2007—2014)、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英国全球健康等数据库所收录。月刊,所有被录用的稿件均经过同行专家评议,纸质印刷版于每月25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 欢迎下列稿件
(1)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2)生态环境、自然环境、职业环境、社会环境、生理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3)环境及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基础性研究;(4)卫生、环境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与评价;(5)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的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案例讨论;(6)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置及医疗救援;(7)作业环境劳动防护技术及评定,卫生监督管理经验;(8)与职业有关疾病(包括工伤、失能等)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研究及企业健康促进;(9)有关法规及公约、卫生标准、书刊评价;(10)环境与职业卫生工作及有关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与经验交流;(11)本专业导向性述评、新进展综述、专题讲座;(12)最新国内外学术研究动态、出访报告、学术会讯等。本刊优先发表高水平的原创性中英文论文。
2 来稿撰写要求
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1)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研究等论著的摘要采用结构式,分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目的”,采用无人称写法;“方法”,须对关键点阐述清楚(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分组、数量等,处理因素及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应列出关键性数据;“结论”,要准确、明晰,并与“目的”相对应。
(2)综述,应采取论题指示与作者创见相结合的摘要形式,即“论题指示- 作者见解”模式。主要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综述型文献主题所涉及的各个分论题,而借鉴“报道性摘要”形式具体表述作者的创见性见解内容,其中至少应包括“论题指示”及“作者见解”2 个基本要素。英文摘要前须列①英文文题:句首字母大写;②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全拼,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复名两字间以半字线(-)相连;③全部作者单位:详至二级单位,即具体科室及相应省份、城市和邮编;④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
文稿首页左下角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出生年、性别、学历(或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及E-mail。同时,注明通信作者及其E-mail。
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对于获奖论文作者的后续稿件(符合刊用条件者),本刊将予以优先发表。
正文中各级标题序号依次为“1”、“1.1”、“1.1.1”、“(1)”。序号前顶格,后空一格。第4 级无标题层次者,可列序号“①”。文中(包括摘要部分)首次出现中、英文缩略词均须加括号,并在括号前写明中文全称。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或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如m(米)、kg(千克)、L(升)、h(小时)、d(天)、min(分钟)、s(秒)、dB(分贝)、Hz(赫兹)、kPa(千帕)、r/min(转每分钟)等及其导出单位。ppm 非量符号,应弃用。血压单位仍用mmHg。数值18%~25%、(3~5)×109,不得写成18~25%、3~5×109。公差(55±4)% 可写成55%±4%,不应写成55±4%。组合单位符号中斜分数线只限一条,如8 mg/kg/d 应改为8 mg/(kg•d)。统计分析应注明所用方法、具体分析对象及统计量如t、F、u、χ2、q 值,后列出相应P值。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
表和图须直接插在正文相应部位,论著的图表标题、纵横标目及备注均须用中、英两种文字表示。照片须提供清晰图片文件。
参考文献,仅列作者亲自阅读过的由公开刊物发表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者,原则上尽量引用近5 年内的原创性文献;不引用综述类文献。按正文中引用的次序列于文末。正文引用处右上角用序号加方括号标注。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项目齐全,具体著录格式可参考本刊已刊出论文。
3 投稿材料
投稿时需提交的文件:(1)单位推荐信(声明研究属实,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2)文题页包括利益冲突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作者贡献申明、“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授权书等。以上文件可在本刊主页“投稿指南”栏目下载(“稿件编号”通过编辑部接收投稿后所发邮件获取),并选择如下2种方式之一发送至本刊存档。(1)上传系统。登陆编辑系统,进入稿件信息页面后,点击“详细信息”,于“版权协议”处以压缩包形式上传;(2)发送邮件。扫描(或拍照)后发送至jeom@scdc.sh.cn(邮件注明稿件编号)。
上述文件需在投稿后一周内提交,文件齐备后方进行稿件后续处理。自投稿之日起30日内未提交材料之稿件,将作退稿处理。
另外,如研究(1)系基金项目资助,需提供基金项目批件复印件;(2)报告涉及人体数据的研究时,作者应该说明所采用的试验程序是否经负责伦理审查的委员会(单位的或国家的)的评估;若无正式的伦理委员会,应说明是否符合2013 年修订的《赫尔辛基宣言》(www.wma.net/en/30publications/10policies/b3/index.html);并提供知情同意书。(3)报告动物实验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遵循了单位和国家有关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动物研究伦理指南详见国际兽医学编辑协会《关于动物伦理与福利的作者指南共识》(http://www.veteditors.org/resources)。
4 投稿注意事项
本刊一律采用远程投稿系统投稿,请登陆网站http://jeom.scdc.sh.cn:8081,注册后投稿(注册账户永久有效,不必重复注册)。
一旦发现一稿两投、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本刊将立即退稿或在杂志上刊登撤销该论文的声明,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3 年内拒收该作者来稿。
编辑部将于收稿后1 周内发出回执。作者在收到回执后,可按稿件编号登录投稿系统查询稿件处理进展。如3 个月仍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可能尚在审理之中),可来电来函问询;如改投他刊务请立即告知本刊,以便及时停止审理程序。
作者文责自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来稿修改、删节、摘登。凡投稿作者均需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将论文著作权相关的财产权转让给《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本刊对论文的部分或全文具有但不限于以下的使用权:汇编权、发行权、复制权、翻译权、网络出版及信息传播权;许可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系统检索和收录;允许或通过各种介质、媒体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出版和使用论文的权利;以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或以后出台的法律规定的方式使用论文。
除特约稿、信息稿外,本刊录用稿件均按规定收取版面费。稿件刊出后,寄送样刊和稿酬。
投稿详细要求见《〈环境与职业医学〉作者指南》(http://jeom.scdc.sh.cn: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