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史研究》稿约 (2020年04期信息)
2021/4/25 17:05:48 阅读:584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20年第4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21年起执行)
一、本刊是中国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报,其前身是1958 年创刊的《科学史集刊》,现为季刊,逢3、6、9、12 月出版。刊物致力于学术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平等,积极反映海内外科技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二、栏目: 本刊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科技史学理论和各学科史的论文、评论、书评书介和学术信息等。论文应有新见解、新方法、新材料,要求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字简练; 评论是对科技史学理论观点和研究进展的评述等; 书评书介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介绍和评论海内外近刊科技史著作; 学术信息报道科技史学界的重要活动,侧重报道学术内容。
三、撰稿格式: (1) 来稿中、英文不拘。(2) 来稿请标明中、英文篇名,论文须提供各300 字(词) 以内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各3—6 个。另附第一、二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称、职务、出生年、详细通讯方式,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论著成果)。(3)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请作者在行文时避免使用透露作者身份的词句。(4) 本刊只接受电子投稿( 图片请以附件形式另附)。(5) 参考文献格式举例如下(详见本刊网站《文献与注释规范》) :
图书: 序号作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次( 初版不注) . 译者.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讫页.
[1]夏湘蓉,王根元,李仲均. 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M]. 第2 版.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6: 5 - 12.
[2]薮内清. 中国的天文历法[M]. 杜石然,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57 - 66.
[3]NEEDHAM J.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M].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1956:334 - 335.
论文集: 序号作者. 子目名[文献类型标志]//主编者. 论文集(丛书) 名: 册数.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讫页.
[4]帕勒斯R S,滕楚莲. 陈省身[C]//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 第2 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36 - 63.
[5]KO T.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C]//CHEN C (eds)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1987: 225-244.
期刊: 序号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译者.期刊名,年,卷(期) : 起讫页.
[6]严敦杰. 波斯古历甲子考[J].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1(3) : 237-241.
[7]NUMBERS R L. Creationism in Twentieth - Century America[J]. Science,1982,218: 538 - 544.
古籍: 序号作者. 子目名[文献类型标志]/ /责任人. 文献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古代纪年) :起讫页.
[8]杨辉. 续古摘奇算法[M]/ /杨辉算法. 刻本. 上海: 宜稼堂, 1842( 道光壬寅) : 9a - 14b.
四、版权: (1) 本刊只接受专投本刊且未公开发表的稿件,不接受任何已公开发表(含网络版) 的稿件,录用稿件在正式刊出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其他渠道(含自媒体) 发表。(2) 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文章有人物照片,和采用他人的图片、图表的,请事先获得肖像权和版权,本刊不负责获取肖像权和版权事宜。(3) 本刊采用的稿件将同时以纸、网络和光盘三种形式发表。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并赠当期刊物4 册。(4) 来稿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归本刊所有,作者享有非专有权。
五、处理时限: 编委会收到稿件后,将立即回信确认。稿件将送专家审阅,一般需3 个月作者才能收到录用与否的通知。作者收到修改意见通知后,须20 天内将修改稿及电子文本寄回编辑部。若稿件寄到4个月后没有收到编辑部处理意见,作者可另行处理。以后如被其他出版物接受,请告知本刊编辑部。
六、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 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委员会
邮政编码: 100190
电话: (010) 57552523; 57552528
传真: (010) 57552567
电子信箱: yanjiu@ihn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