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苑》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连续出版的法学学术著作,并已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收录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 来源。《证券法苑》致力于繁荣资本市场法治研究,弘扬资本市场法治理念,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证券法苑》坚持学术性与实践性并重、现实性和前瞻性兼顾,紧紧围绕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密切关注资本市场法治动态,集中研究资本市场立法、监管执法和司法等法治活动,深人剖析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和法律关系,积极探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证券法苑》设置“ 理论前沿”“专题研究”“名家论坛”“热点追踪”“制度研究”“市场监管”“域外法制”“法学随笔”“案例评析”等栏目,每卷根据实际情况略有不同。
2017年起,《证券法苑》计划每季度出版一卷,全年出版四卷。现就征稿相关事项说明如下:
—、征稿范围
《证券法苑》选题范围包括证券法、公司法、金融法等的法理研究,资本市场法治发展动态研究,资本市场监管的法律研究,资本市场创新的法律研究,资本市场典型法律案例研究,境外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研究等。
参考选题如下(可不受此限):
1.新《证券法》实施:我国新《证券法》实施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证券法》具体制度的实证研究,证券衍生品种、财资产管理产品、场外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境外资本市场法制动态及其对我国证券法制体系的借鉴意义。
2.《公司法》修订: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我国《公司法》修订的思路证券法苑(第二十九卷)与建议,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关键少数” 的规制路径,公司治理结构的职权与设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制度,股份发行与转让制度的改革方向,公司集团化趋势下的法律应对策略。
3.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相关制度:各国(地区)证券发行注册制的比较研究,试点注册制的制度创新与实践评估,科创板上市公司监管的制度实践、法律问题与对策,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司法保障的法律问题分析。
4.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方向,如何提高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性,如何界定信息披露的“重大性”,信息披露法律责任分配,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逻辑与建构。
5.证券交易制度:多层次市场上市、交易、登记结算、转板制度的构建, 错误交易撤销制度,交易技术发展(ATS、ECN、程序化交易、高频交易、暗池交易等)对传统证券交易制度的挑战与监管对策。
6.资本市场监管转型:近年来境外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与制度的发展变化, 我国证券执法机制的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资本市场监管转型的配套制度建设。
7.投资者保护:网络环境下的投资者保护,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研究,新型证券违法行为研究,证券市场侵权民事责任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完善,证券市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
8.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红筹企业境内发行上市法律问题研究,证券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 跨境监管协作机制的构建。
9.资本市场创新法律制度:私募基金的法律规制,可交债的制度设计,市场创新对现有法律制度的冲击与立法完善。
10.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法律问题,金融统合监管立法, 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发展演变与最新动态,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策, 金融消费者保护。
二、截稿时间
每卷截稿时间为每季度第二个月的15日(2 月15日、5月15日、8月15日、11月15 日)前。
三、投稿要求
1.论文应当立论科学、论据充足、论证严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尤其欢迎贴近市场脉搏、具有学术深度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文章。稿件篇幅以一万字左右为宜,特别优秀稿件不受此限。
2.投稿请发送至以下电子邮箱:zqfy@sse.com.cn(建议投稿后电话确认)。所有投稿应符合国家著作权规定、公认学术规范和本书“编辑体例”要求(详见上交所官方网站http://www.sse.com.cn/ “关于”栏目或《证券法苑》图书)。
3.本书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作者投稿时请一律将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学位、职称、研究成果等)、通讯方式(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以及本文是否为何种课题成果等内容,另页单独注明,正文中不要出现任何个人信息。
4.《证券法苑》编辑部保留对来稿进行文字性和技术性修改的权利。《证券法苑》所刊文章,均不代表上海证券交易所观点,文责由作者自负。除作者特别说明外,其文章均为其个人观点,与其所在单位、职务无关。
5.向《证券法苑》投稿即视为授权本书将稿件纳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北大法宝”(北大法律信息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本书确定的其他学术资源数据库,本书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据库著作权使用费。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注明,本书将做适当处理。
6.联系人:
姜沅伯电话:021-68602370;
宋澜电话:021-6860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