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期刊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 【主办单位官网信息】
编者按:以下信息,由万维书刊网根据主办单位官网信息整理发布!以供作者投稿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期刊获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
2020年7月31日,《数字人文研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717/C。《数字人文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数字人文专业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具体承担相关工作。
《数字人文研究》是中国大陆关于数字人文的正式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推动数字人文研究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人文科技融合发展。
《数字人文研究》的出版周期暂定为季刊,一年四辑,预计2020年11月前正式出版创刊号。
《数字人文研究》征稿启事与选题指南
《数字人文研究》(CN10-1717/C)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数字人文专业学术期刊,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具体承担相关工作。现任主编为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冯惠玲。
选题指南
1.数字人文的理论、认识论、方法论
2.数字人文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影响
3.数字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历史、文学、语言、考古、建筑、艺术、传播等领域的应用
4.数字人文领域的新兴技术与工具
5.图书、档案、博物馆与数字人文
6.数字记忆的理论与实践
7.数字人文教育
8.数字文化遗产
9.数字人文与艺术和媒介传播
10.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
11.开放数据与数字人文
12.数字人文的批判与反思
13.数字人文的产业实践
14.与数字人文学科相关的任何其他主题
征稿说明
1. 来稿要求格式规范、项目齐全,应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署名、单位(及城市、邮编)、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可标注通讯作者)等。获科研项目或基金资助者请注明具体名称及编号。
2.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和集体审稿制度,初审通过后,即送相关专家评审,如两个月后未接获拟采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做退稿说明。
3.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时声明。
4.本刊不收取作者版面费、审稿费或其他费用,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送两本样刊。凡揭载于本刊的稿件,著作权由编辑部和作者共同享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在稿酬中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本刊授权第三方使用、转载、汇编出版图书或网络传播等,请在来稿时作特别声明,未声明者,视为作者同意。
5.本刊提倡言之有物的精粹文风,稿件篇幅以8000~15000字之间为宜。
6.本刊坚守学术规范的良好学风,稿件如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人身权行为,作者应负全部责任。
7.作者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即让与出版单位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并行使著作权(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除外)。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8.鼓励数字人文研究学者组稿投稿,优质稿件将以“专栏”进行刊发。
投稿方式
本刊目前仅接受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的word格式文稿,投稿请寄:rucdh@ruc.edu.cn。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邮箱、电话、通讯地址等,以便联络。
第一期截稿日期:2020年9月30日;第二期截稿日期:2020年11月31日。
联系人:
钱明辉(13910313638);加小双(15652635770)
《数字人文研究》编辑部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