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征稿、征订启事 【2020年02期信息】
2020/9/22 15:47:13 阅读:353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2020年第2期刊内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285/K),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物学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面向全国文博工作者和社会文物爱好者,欢迎国内外同仁和社会各界文物研究者、爱好者不吝指教,踊跃赐稿、订阅。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系文物科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文物管理学为中心,旨在推动当今文物学科理论建设。刊物遵循实践一理论一实践规律,重视实践经验总结,并使之升华为理论,再指导实践,对当前文物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提倡研究与应用协调发展,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经验。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设有诸多专题栏目,其主要有:《文物学说》,论述文物工作理念、政策、方针和体制、机制、措施等理论问题;《管理纵横》,展示文物管理的改革、创新、实践的成果、经验、理论;《法制经纬》,传播交流全面依法治文、依法管理的理论、成果、经验,研讨文物法制建设理论、实践问题;《保用视野》,扩展文物概念、品类和被忽视、被遗忘文物史迹的界域、视野;《史志钩沉》,记录历史上保护文物的重要人物、事件等的文字与口述史实;《工匠绝技》,介绍各类名不见经传却身怀绝技、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文物修复、护养、鉴定大师、高手的事迹,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发明创造;《展览新艺》,推广展示、展览的新理念、新技艺、新方法、新成果、新经验;《故宫学刊》,专门刊发“故宫学”论述文章;《文物医院》以现有 “故宫文物医院”为基础,广泛介绍传统与现代文物保护、修复科技成果和经验;《支江汇流》,集中反映中国文物学会现有30余个分支机构的学术活动成果。
来稿应包含题目、作者、提要、正文、注释等内容,一般文章长短皆宜,但以不超过一万字为佳,论文观点要明确,相关资料务求翔实、可靠,论证要求严密、科学,引文准确无误。注释一律采用连续编号的文尾注,项目要求完备、准确。文章着重于综合性理论探讨。本刊谢绝刊发考古、古建筑、博物馆、古器物等学科专题研究论文。
来稿请附详细的作者信息,如工作单位、职称、电话、电子信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等,以便及时联系。
来稿务请严格遵循学术规范,遵守国家关于著作权的相关法律以及文字、标点符号、数字使用的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同时在正文前加写150字内的“提要”。
来稿请用A4纸5号宋体字(题目、注释等例外)打印,并欢迎附带光盘,也可发电子邮件至本刊编辑部邮箱(zgwwxh@126.com)。本刊有权对稿件压缩和删改,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时声明。
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请勿一稿多投。如稿件寄出四个月未回音,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原则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读者可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编辑部订阅。每期定价20元人民币,全年8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