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文学刊》
一、文稿的提交格式:
1、文稿请采用MS-Word格式。
2、文稿名称命名方式:作者 文章题目。如:
张三 论美国汉学
二、字体字号:
1、中文使用宋体字;文中涉及的其他语种使用该语种最为通行的相应字体。西文请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文章标题请使用宋体4号字(14磅)。
3、“摘要”和“关键词”这两个词本身请使用加黑的宋体5号字(10.5磅)。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请使用仿宋体5号字(10.5磅)。
4、正文请用宋体5号字(10.5磅)。其中:
① 一级小标题请使用“中文数字、文字”的形式,采用黑体小4号字(12磅),如:
一、引言
② 二级小标题请使用“(中文数字)文字”的形式,采用宋体5号字加粗(10.5磅),如:
(一)研究目的
③ 三级小标题请使用“阿拉伯数字、文字”的形式,采用宋体5号字(10.5磅),如:
6、美国学界的研究概况
5、注释:
注释采用当页脚注的形式,每页重新编号。脚注采用宋体6号字(7.5磅)。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四字采用加黑的宋体5号字(10.5磅)。
参考文献内容文字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5号字,中文采用宋体5号字(10.5磅)
7、页面设置请使用A4纸型,1.5倍行间距。文中涉及的图形等,请一律做成JPG或相应的图片格式文件,以插入方式嵌入相应的位置。
三、体例具体要求:
1、篇内的排列顺序:
a.标题(务请同时附上英文标题)。
b.作者姓名、单位(英文姓名若与汉语拼音不符的请特别注出)。
c.中文提要(不超过300字)。
d.中文关键词(不超过6个。关键词之间以一个全角空格字符相分隔)。
e.正文。
f.注释及参考文献。
h.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子信箱,邮寄地址及邮编)。
2、术语的使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合乎规范:文中若非研究必要,请一律使用现行汉字简体字。文中引述非中文人名、地名以及非通行术语时,可以直接使用原文;使用中文翻译时,首次出现之处应括注出原文。
3、行文中引用词语时使用中文全角引号“”。引用中文文献时,专著使用全角书名号《》,论文使用全角引号“”;引用西文文献时,专著名称时使用斜体,西文论文时使用全角书名号“”。
4、对正文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性说明文字以注释形式表达。注释采用当页脚注。每页注释编码都从①开始,中文和西文都使用六号字(7.5磅)。正文中的注释序码使用右上标的“①②③”,相应注文中的序码使用①②③。
5、引述他人文献作为论述出处时,采用正文夹注形式。具体情形请参见以下实例:
a.(许国璋1980),(许国璋等1982)——引述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局,多个作者的一份文献在引述时只出现第一作者。
b.(许国璋1980:100),(许国璋1980:100、150、200)——引述出现具体页码时使用。
c.(许国璋1980a;许国璋1980b),(许国璋1980;王佐良1982),(许国璋1980:100;Chomsky 1988:150)——引述涉及不止一份参考文献时使用,其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d.(Chomsky et al. 1988),(Chomsky et al. 1988:50)——西文引述多个作者的参考文献时使用。
6、参考文献
① 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为:西文、中文。
② 参考文献的篇目以作者(或编者)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为序
③西文论文名称使用西文双引号括出、期刊专著名称使用斜体。中文论文题目使用全角引号“”,期刊和专著的名称直接写明,不使用《》。
④ 除了明确的著述以外,“编著”“编”‘、“译”、“校订”等都必须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代之间用宋体方括号标明。除作者以外的其他相关人员在论著名称之后标出。
⑤ 翻译为中文的论著在作者姓名之前应使用宋体方括号括出国籍(简称)。
⑥ 参考文献类型请查考“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在作品之后用宋体方括号标注。具体情形请参照如下例子:
潘德荣. 西方诠释学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美]菲尔墨(C. J. Fillmore). “格”辨[M]. 胡明扬[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Graham, Angus Charles. The Book of Lieh-tzu: A Classic of the Tao[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7、请勿设置页码和页眉页脚,亦请勿设置如分页符等任何编辑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