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458条记录
[摘要]: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高致死率的血管疾病。血小板在AAA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2023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孔炜、付毅及姜长涛共同通讯在NatureCardiovascular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Alkalineceramidase1–mediatedplateletceramidecatabolismmitigatesvascularinflammationandabdomina... [发表时间:2024/1/3 13:49:57]
[摘要]:在临床参与者中,脑膜淋巴管(mLVs)与颅内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2023年1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王伟团队在Med(IF=17)在线发表题为“Disturbedmeningeallymphaticfunctionassociatedwithmalignancyandprogressioninpatientswithintracranialmalignanttumors”的研究论... [发表时间:2024/1/3 13:49:26]
[摘要]:鞘氨醇合酶(CerS)通过使用脂肪酰-CoA对鞘基进行N-酰化来催化鞘氨醇的形成,是治疗多种代谢性疾病和癌症的理想药物靶点。2023年11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龚欣团队在EMBO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andmechanismofaeukaryoticceramidesynthase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酵母CerS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包括一个催化的Lac... [发表时间:2024/1/3 13:48:52]
[摘要]:女性分娩的及时开始是怀孕成功的关键决定因素。母体蜕膜的高度异质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是决定产程时机的重要因素。尽管细胞类型在分娩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但子宫上皮在蜕膜中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2023年11月14日,厦门大学邓文波、吕忠显、王海滨共同通讯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DecipheringacriticalroleofuterineepithelialSHP2inp... [发表时间:2024/1/3 13:48:23]
[摘要]:西湖大学工学院冯赵骞琦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及科研助理冯赵骞琦课题组主要运用化学,生物材料和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发设计新型功能生物材料、免疫疗法抗癌的新型平台等。课题组负责人目前为工学院生物材料实验室负责人,同时兼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领域研究员。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冯赵骞琦课题组拟招聘相关领域博士后。本招聘信息在岗位招满前长期有效。招聘岗位一:博士后(2名)一、任职条件1.岗位职责:围绕本课题组的相关... [发表时间:2024/1/3 13:47:54]
[摘要]: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其细胞外感知已经争论了几十年。生长素结合蛋白1(ABP1)与典型跨膜激酶(TMKs)相互作用,并被认为是细胞外生长素受体,但由于ABP1敲除突变体缺乏明显的形态表型,其作用存在争议。2023年11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徐通达及杨贞标共同通讯(于永强、唐文鑫、林文伟、周翔及李围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ABLsandTMKsareco-receptors... [发表时间:2024/1/3 13:47:24]
[摘要]:细胞内无膜细胞器具有独特的微环境,在其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生物分子凝聚物的微环境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2023年11月16日,西湖大学张鑫团队在NatureChemical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Micropolaritygovernsthestructuralorganizationofbiomolecularcondens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微极性支配着生物... [发表时间:2024/1/3 13:46:43]
[摘要]:有效药物靶点的确定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开发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领域。据报道,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α/β亚型(PITPα/β)在整合磷脂肌醇转运和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作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尚未被探索。2023年11月15日,兰州大学王锐、牟凌云及张海龙共同通讯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IF=39)在线发表题为“MicrocolinH,anovelauto... [发表时间:2024/1/3 13:46:10]
[摘要]: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戚益军实验室招聘博士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戚益军课题组致力于研究植物(拟南芥和作物)RNA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植物表观遗传的作用机制。相关信息详见:https://life.tsinghua.edu.cn/info/1036/1308.htm现因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若干名。博士后招聘要求:岗位要求:1)具有生物学博士学位或短期内可获得博士学位,有表观遗传学和作物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相关... [发表时间:2024/1/3 13:45:29]
[摘要]:2023年11月17日,南京大学陶云龙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Bio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GenerationofLocusCoeruleusNorepinephrineNeuronsfromHumanPluripotentStemCells”的文章,揭示了人类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关键信号通路,并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实现了其体外的高效分化。该研究成果的发表为去甲肾上腺素能... [发表时间:2024/1/3 13:44:01]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