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21条记录
[摘要]:著丨[英]保罗·M.肯尼迪译丨王萍、李高峰、胡二杰20世纪初,英国人谈起德国人时愈加紧张的口吻与早些年的满怀自信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英国在国际政治观察家们眼中的形象是一个“疲惫的巨人”,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而1896年之后的商贸扩张尤其使人更加坚信,德国是一个新兴的、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客观来看,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制造产量、国内贸易和国家财富这几项指标揭示了两个主要趋势。第一... [发表时间:2023/3/15 10:35:39]
[摘要]:《国史大纲》之姊妹篇,由历史转向文化钱穆先生系统阐释中国文化史之代表作专论中国文化,兼论中西异同商务印书馆推出简体横排版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庶易获得著者写作之意所在。……余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钱穆国家、政府、民族、宗教、文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生活……钱穆先生将上述事物放在大历史的环境中作纵向回顾和横向对比,向我们论证中华文化的生... [发表时间:2023/3/15 10:33:53]
[摘要]:一、起于教学而经久不衰、影响海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说起吕振羽,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五老”之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他从孕育像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蔡锷这样著名历史人物的邵阳走出来,受到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的教诲和引导,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共产主义者。他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著书立说,宣示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历史的观点。其史学代表作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 [发表时间:2023/3/15 10:32:54]
[摘要]:柏拉图是个极其值得研究的人。他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更是承上启下的人物: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没有写过文章,他的哲学思想,全靠柏拉图用一批著名的对话录记载下来。有人说,柏拉图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但是,柏拉图不仅仅有《理想国》,还有更多著名的著作。... [发表时间:2023/3/15 10:32:17]
[摘要]:本书展示了语言奇才——赵元任先生是如何将其智慧扩展运用到文学翻译领域的,读者可以领略到先生的博学、勤奋、淡泊、豁达和幽默。赵元任先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翻译的英国著名作家路易斯•加乐尔的两部世界文学名著《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走到镜子里》,以及英国作家A.A.米尔恩的话剧《最后五分钟》(附《北平语调的研究》)。这些都是赵元任积极从事语言研究和国语统一运动的成果,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于文学和哲学的浓厚兴趣。... [发表时间:2023/3/15 10:31:07]
[摘要]:在历史的某个时间点开始的事情,在别的时间点迎来终结。在现在这个时期“近代家庭”论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我们所熟知的家庭公然出现裂缝了吧。正因为感到就在眼前的家庭的自明性在崩溃,一个追溯性的问题——“这个崩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像现在一样显而易见的呢”——就浮现出来了。“近代家庭”的概念“近代家庭”是一个记述概念,而“近代式家庭”是一个规范概念。前者不过是在近代这个时代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家庭的历... [发表时间:2023/3/15 10:29:31]
[摘要]:“要了解中国,必须要了解中国乡村社会”“时至今日仍未被超越的”中国社区研究经典乡村建设运动,引起一般人对基层政治的注意。时值抗战艰困阶段,社会学家蒋旨昂采用“社区”概念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在1940—1941年间对重庆巴县歇马场和璧山县来凤驿进行田野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本书巨细靡遗地记录了中国乡村地方政治变迁及乡村行政运作的实际情形,并在第一手观察实录的基础上以“本地人... [发表时间:2023/3/15 10:28:47]
[摘要]:如果说,水利事业之所以为中国农业生产所必需,是基于土壤与气候的特殊性和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特殊需要这些自然条件的话,那么,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则是基于地形的特殊性。在中国,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国家的主要地形的划分决定于山脉与河流的分布。多数中国河流都是东西流向的,同北美河流的南北流向恰成对照。分隔中国三大水系的各条山脉,是造成经济与政治区划的屏障,也是多少世纪以来在中国出现分治现象的天然基础。中国地势... [发表时间:2023/3/15 10:28:13]
[摘要]:一、共同富裕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本身。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能生活得更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以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应当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有较大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它不可能同低生产力水平并存。假定经济发展迟缓,经济发展程度低下,那么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分配,也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发展经济,促... [发表时间:2023/3/15 10:27:42]
[摘要]:走向城乡一体化厉以宁我从小生活和学习都在城市中,对农村情况是不了解的。我第一次下农村是在1955年4—5月,当时我是北京大学经济系四年级的学生,全班去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参加农业合作化实习。学生被分配到各个自然村,分散住在农民家中。主要任务是进行农民家访,宣讲党的农业合作化政策,并向农民解释合作化的意义。在农村中看到的是土地改革以后农民生活安定,一心投入生产的情况。接着到了1958年,北京大学的一部... [发表时间:2023/3/15 10:26:50]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