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033条记录

  • 57931.PBJ | 北大邓兴旺实验室何航课题组/隆平高科杨远柱团队发布两系杂交水稻骨干亲本四个T2T, Gap-free基因组!

    [摘要]:2022年6月24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邓兴旺实验室何航团队、隆平高科杨远柱团队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周德贵副研究员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期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Thetelomere-to-telomeregap-freegenomeoffourriceparentsrevealsSVandPAVpatternsinhybridricebreeding”,该研... [发表时间:2022/7/29 14:48:28]

  • 57932.Nature Food | 突破!人工光合作用可以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生产食物

    [摘要]:2022年6月23日, NatureFood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RobertE.Jinkerson课题组等合作题为“Ahybridinorganic–biologicalartificialphotosynthesissystemforenergy-efficientfood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混合有机-无机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来制造不依赖阳光的食物... [发表时间:2022/7/29 14:47:17]

  • 57933.NAR | 上海师大余庆波课题组在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转录和翻译是生物体遗传信息表达的两个基本过程。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同一细胞室,即细胞质中。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中,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是偶联的,即RNA聚合酶(RNAP)产生的新生mRNA可以立即被RNA聚合酶尾随的核糖体翻译。随着生物的演化,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而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但是在原核生物Bacillussubtilis中,其转录和翻译这两个过程并... [发表时间:2022/7/29 14:46:24]

  • 57934.Plant Physiology | 法国农科院王传德博士揭示PPR蛋白参与线粒体3’端RNA稳定的分子机制

    [摘要]:RNA稳定性以及最终的RNA降解是调控细胞器RNA质量和数量的重要步骤。线粒体RNA的成熟需经过由核酸内切酶和外切酶参与的末端加工过程,从而避免转录本被进一步降解,同时也界定了转录本的末端。植物线粒体mRNA的5’和3’末端由不同的分子过程所产生,5’末端主要由核酸内切酶加工完成;而3’末端的形成则涉及了3’-to-5’核酸外切酶,它从3’端开始剪切前体mRNA,直到被RNA结合蛋白或RNA二级结... [发表时间:2022/7/29 14:44:57]

  • 57935.Plant Physiology | 南京农业大学郭振飞团队揭示类钙调素蛋白调控苜蓿耐寒性的分子机制

    [摘要]:紫花苜蓿是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低温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Ca2+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胞内信使,类钙调素蛋白(CMLs,Calmodulin-likeproteins)是植物细胞重要的Ca2+感受器之一,与Ca2+结合后活化,进一步激活靶蛋白,调控下游生理生化反应,但其在植物耐寒性调控中的作用知之甚少。近日,南京农业大学郭振飞教授团队在Pla... [发表时间:2022/7/29 14:43:56]

  • 57936.Microbiome |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揭示土源细菌赋予昆虫更强的抗植物化学防御能力!

    [摘要]:植物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化成各种物理和化学表型来抵抗昆虫的侵害。植物化学抗性机制涉及植物产生的有毒、抗营养和促进消化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为了应对食草昆虫的取食而部署的,或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定积累的。这些化合物一般会抑制害虫的活动,影响害虫的生长,或扰乱它们的消化系统,最终在抗虫防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食草昆虫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解毒酶的作用外,昆虫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植物化学防御性化合物解... [发表时间:2022/7/29 14:42:40]

  • 57937.PBJ | 利用莱茵衣藻结合现代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策略,首次实现了基于二氧化碳的腐胺生物合成!

    [摘要]:腐胺(丁二胺),化学名1,4-Diaminobutane,别名1,4-二氨基丁烷;它来源于氨基酸鸟氨酸或精氨酸。在化学工业中,腐胺是合成聚酰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微藻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积累了相对较高的腐胺数量,加上最近在基因工程方面的进展,使其能够产生一个强大的绿色细胞工厂,以促进基础化学品生产的可持续生物技术。近日,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OlafKruse... [发表时间:2022/7/29 14:41:38]

  • 57938.New Phytologist | 华中农业大学李霞教授团队揭示GmNAC181转录因子促进大豆共生固氮和结瘤耐盐性的新机制

    [摘要]: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是植物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并富含异黄酮和酚类化合物。大豆等豆科植物可以与固氮根瘤菌建立共生关系,形成高效的根瘤“固氮工厂”,在缺氮条件下有效地生长和繁殖,并大大降低农业氮肥的利用率。结瘤信号通路调控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其中NoduleInception(GmNINa,结瘤基因)是大豆结瘤的中心调控因子,NIN表达的时空调控是共生结瘤和固氮的关键。根瘤菌-豆科植物... [发表时间:2022/7/29 14:40:25]

  • 57939.Plant Physiology | 四川农业大学李双成/李平团队揭示水稻花粉发育新机制

    [摘要]:花粉的正常发育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结构完整的花粉壁不仅为花粉提供保护,同时影响传粉受精过程。脂质是花粉壁的主要成分,其合成过程主要在花药绒毡层中进行。孢粉素、角质和蜡质等脂质前体的合成对于花粉壁的发育至关重要。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影响花粉壁的形成,从而影响雄性育性。然而,对于复杂的花药脂质代谢调控网络,我们现有的理解仍然有限。因此,深入发掘植物花药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并阐明... [发表时间:2022/7/29 14:39:27]

  • 57940.JXB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付玉杰教授课题组褪黑素通过促进黄酮的生物合成提高植物抗逆的分子机制

    [摘要]: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付玉杰教授团队继2021年3月发表在植物学权威期刊ThePlantJournal杂志上“ThePigeonPeaCcCIPK14-CcCBL1PairPositivelyModulatesDroughtTolerancebyEnhancingFlavonoidBiosynthesis”一文后又将其后续工作于近日在重要期刊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在线发... [发表时间:2022/7/29 14:38:12]

首页<<5791579257935794579557965797>>尾页共6004页 跳页共6003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