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128条记录
[摘要]: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关于根际微生物群落组装与土传病害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Smallchangesinrhizospheremicrobiomecompositionpredictdiseaseoutcomesearlierthanpathogendensityvariations”在TheISMEjournal在线发表,成果证明了植物发育早期能够快速分异出不同的根际微生... [发表时间:2022/8/4 9:38:05]
[摘要]:藏红花素是有益的抗氧化剂和潜在的化学治疗剂。藏红花素由藏红花素二醛形成,藏红花素二醛通过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2L(CsCCD2L)从玉米黄质中产生,而藏红花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栀子中的GjCCD4a将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包括玉米黄质)转化为细菌中的藏红花素二醛。由于难以通过化学合成获得藏红花素,以及收获和加工手工采摘的藏红花和栀子花柱头的高劳动力成本,因此非常需要新的生物技术方法来大量生产这些化合物... [发表时间:2022/8/4 9:36:57]
[摘要]:疫霉属(Phytophthora)的卵菌可造成多种植物病害,比如致病疫霉(P.infestans)、辣椒疫霉(P.capsici)、寄生疫霉(P.parasitica)、棕榈疫霉(P.palmivora),大豆疫霉(P.sojae)可分别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可可黑荚病,大豆疫病等等。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引发爱尔兰大饥荒,造成上百万人死亡。野生马铃薯和其他一些野生的茄科物种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疫霉... [发表时间:2022/8/4 9:35:47]
[摘要]:近日,华中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作物养分管理研究团队在Plant,Cell&Environment和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上发表两篇研究论文,系统揭示了钾营养调控油菜叶片生长和叶片功能的生理机制,为油菜钾肥的精准施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土壤钾素供应普遍偏低,土壤有效钾处于潜在缺乏及以上的比例高达80%。然而由于钾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强,在田间生产中不... [发表时间:2022/8/4 9:34:48]
[摘要]:保障粮食安全与实现碳中和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4%,因此农业减排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水稻而言,单位面积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小麦、玉米等旱作粮食作物的4倍以上。我国的水稻生产已形成“高产-大水大肥-高碳排放”的恶性循环。稻田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甲烷,贡献了全球10-12%的甲烷排放量,提供了2.4%的“加强全球变暖效应”(enhancedglobalwa... [发表时间:2022/8/4 9:33:09]
[摘要]: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经历了两次多倍化和驯化后其遗传多样性与野生种相比大幅降低,优异基因及其等位基因遗传基础极其狭窄,极大限制了现代小麦育种中诸多性状的遗传改良。寻找小麦基因发掘新方法和提高遗传多样性的新途径,对于小麦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小麦基因组含有A、B和D三个亚基因组,含有大量的转座子序列,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由于转座子插入、表观修饰等原因所导致的功能基因失活丧失功能,成为隐匿或沉默的基因... [发表时间:2022/8/4 9:32:03]
[摘要]:植物有性生殖系统的形成和种子的出现是开花植物成功进化的标志性事件。授粉受精后的合子胚发育成熟并被包裹在起保护作用的种皮中。然而,在食物生产中,种子脱壳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种皮副产物需要进行废弃物处理。因此,在许多种子作物育种中,选育无壳或薄壳品种是重要育种目标之一。裸仁(无壳)南瓜(Cucurbitapepo L.)是19世纪80年代于原奥匈帝国的东南部地区发现的自然突变体,显著... [发表时间:2022/8/4 9:30:45]
[摘要]:南方锈病是当下黄淮海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鉴定到一个广谱抗病基因RppK及其效应因子AvrRppK,并解析了其抗病机制。该基因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改良的抗病品种已于2019年开始推广应用,目前还在为国内多家种业公司的10多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抗病改良工作。玉米南方锈病(Southerncornrust,SCR)是由活体营养型真菌Pucciniapolysora引起的世界性重... [发表时间:2022/8/4 9:25:52]
[摘要]: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营专性固着内寄生的植物病原物,寄主广、危害大。根结线虫目前报道的种类超过100种,其中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ii)毒性大,可寄生抗病品种,研究象耳豆根结线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可能为获得根结线虫的防控靶标、开发根结线虫分子调控技术奠定基础。近期,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卓侃和廖金铃研究组在Plant,Cell&Environme... [发表时间:2022/8/4 9:23:38]
[摘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应对不同的环境,如干旱、盐碱、高温、寒冷等。为了适应环境,植物会合成各种次生产代谢物,用以抵御天敌,对抗病原微生物,响应环境胁迫等。例如,酚类、萜类和类黄酮等代谢物与植物生长、抗逆性和防御密切相关。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多组学的发展,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已在不同植物中被揭示。探索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理解,也对作物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时间:2022/8/4 9:22:39]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