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期刊论文

60128条记录

  • 57215.科学家提出醛的Tsuji-Wilkinson脱羰氘代反应策略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组研究员陈庆安团队提出了铑催化醛的Tsuji-Wilkinson脱羰氘代反应策略。该策略为采用廉价、易得的醛类化合物制备高附加值的氘代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氘标记的化合物在较多领域应用广泛。碳氘键的稳定性优于碳氢键,在药物中掺入氘原子有望改善药物代谢、延长半衰期、提高功效并减少副作用。此外,氘代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机理研究以及NMR谱学研究等。因此,发展... [发表时间:2022/8/10 9:43:49]

  • 57219.Crop Enivorn│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游良志综述论文:探讨全球作物系统高精度基础数据集的挑战、机遇和发展方向

    [摘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田间管理等基础数据是作物长势监测、优化田间管理、种植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以及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近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游良志高级研究员等在CropandEnvironment发表综述文章。论文从数据获取、建模分析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当前全球作物系统基础数据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绘制数据集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展望,对推动数字化农业发展和制定全球化政策和投资具... [发表时间:2022/8/9 14:04:28]

  • 57216.起死回生?Nature重磅:首次实现死后全身多器官恢复!

    [摘要]: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存活。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氧气更是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氧气,哺乳动物的细胞(尤其是脑细胞)就会迅速死亡。矛盾的是,在细胞缺氧一段时间后将氧气恢复,也会对其造成损伤,这一现象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事实上,虽然日常生活中氧气无处不在,但缺氧却随时可能发生,中风、心脏病发作或呼吸停止都会导致组织器官缺氧。过去的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保护组织器官免受缺血-再灌注... [发表时间:2022/8/10 9:26:18]

  • 57217.国产SCI征稿:5.723分,2023年1月31日截止

    [摘要]:JGG 专刊征稿:时空组学SpecialIssueonSpatioTemporalOmics专刊编委王晓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IDT/麦戈文脑研究院徐讯研究员, 中国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高歌研究员,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创新中心(BIOPIC)&ICG,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中心(CBI)刘兵研究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 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 (JG... [发表时间:2022/8/10 9:15:18]

  • 57213.驱动蛋白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7月25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冯巍课题组撰写的题为Thearchitectureofkinesin-3KLP-6revealsamultilevel-lockdownmechanismforauto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kinesin-3家族KLP-6蛋白处于自抑制状态的全长蛋白高分辨率结构;采用生物... [发表时间:2022/8/10 9:58:39]

  • 57212.大豆“症青”病害研究获进展

    [摘要]:大豆“症青”病害(Soybeanstay-greensyndrome,SGS)是指感病大豆在正常成熟时,植株仍然叶绿枝青,同时出现荚而不实或籽粒瘪烂的现象。“症青”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造成大豆减产20%-80%,特别严重的地块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大豆“症青”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流行,已成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上的“癌症”。然而,引发大豆“症青”的原因一直备受争议,推测的可能原因包括虫害(如点蜂缘蝽... [发表时间:2022/8/10 10:00:47]

  • 57218.Plant Cell | KIL1基因通过控制丝线基部衰老抑制玉米的柱头授粉

    [摘要]:植物花具有功能性生命周期,在此期间会发生授粉和受精以确保种子和果实发育。一旦花开始衰老,种子或果实的潜力就不可挽回地丧失。在玉米中,丝线是从外壳包裹花序出现的细长的花柱头。我们揭示了KIRA1-LIKE1(KIL1),拟南芥NAC(NAM(NOAPICALMERISTEM))、ATAF1/2(拟南芥激活因子1和2)和CUC(CUP-SHAPEDCOTYLEDON2)转录因子KIRA1的直系同源物,... [发表时间:2022/8/9 14:05:39]

  • 57214.科学家研制出目前最小尺寸的相变存储单元

    [摘要]:当今数据生产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架构已成为未来继续提升计算系统性能的主要技术障碍。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CRAM)可以结合存储和计算功能,是突破冯·诺依曼计算构架瓶颈的理想路径选择。它具有非易失性、编程速度快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然而,PCRAM中相变材料与加热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造成相变存储器操作功耗较高,如何进一步降低功耗成为相变存储器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缩小加热电极... [发表时间:2022/8/10 9:57:01]

  • 57211.研究揭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机制

    [摘要]:7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林带领的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团队,在《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NatureReviewsEarth&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升时间和机制》(TimingandMechanismsofTibetanPlateauuplift)的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差异性隆升过程和深部动力学机制。 大陆碰撞-俯冲等深部圈层作用驱... [发表时间:2022/8/10 10:01:35]

  • 57220.PCE | 浙江大学寿惠霞课题组揭示水稻SPX-MFS蛋白在磷稳态中的重要功能

    [摘要]:磷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元素,液泡中的磷储量对植物细胞缓冲环境磷波动非常重要,解析水稻液泡磷酸盐转运体的功能对培育磷高效水稻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浙江大学寿惠霞课题组在Plant,Cell&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characterizationofthethree Oryzasativa SPX-MFSproteinsinmaintainingphosphat... [发表时间:2022/8/9 14:03:29]

首页<<5719572057215722572357245725>>尾页共6013页 跳页共60128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