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来源:《求索》2022年第5期。作者简介: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被访人的生活细节因其琐细微小而在田野调查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现象学社会学则要求我们去关注生活细节,因为若把细节看成社会现象,则这样的细节必定有与其连在一起的自身的意义。经过辨析认识到的生活细节所具有的社会学意义,有可能具有一种广泛的普遍性,故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见微而知著的努力,去发现“能直抵人之情感和价值... [发表时间:2022/11/11 10:31:23]
[摘要]:来源:修远基金会(公众号),本文原发《浙江学刊》2021年第5期作者:翟学伟,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编辑:学妹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框架、概念与关联▍引子:中国传统概念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研究中国人的社会交往时,我的研究策略是尽可能地使用本土概念。本土概念的产生可以来自中国文化所传承的价值体系,比如仁、义、孝、忠等;也可以是人们日常使用且历经多年积淀的词汇,比如人情、面子、关系等;或者由研究者出于研究需要而创...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8:09]
[摘要]:摘要COVID-19对世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社会工作一直站在应对人类苦难的第一线。本文从加拿大的数据中开展了一项全球研究,调查社会工作者在大流行期间的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即给社会中最被边缘化的人带来更大的风险、困难和不平等对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影响。将利用两类服务使用者群体作为问题伦理层面探讨的例子:老年人和土著居民。一、介绍这项研究是由一群学术研究人员与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IFSW)合作进行的。2...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3:14]
[摘要]:费孝通(1910.11.2-2005.4.24),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奠基人之一。[图源:sohu.com]年过九十应当承认我一生已进入衰老阶段,躯体和四肢都已不能自如地活动,但头脑还觉得能够思考一些问题。我总觉得我们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总可能积淀着一些宝贵的东西。近年来世界的动荡,表明当前的世界已经到了亟需改革创新的时刻。此...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5:30]
[摘要]: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组织变迁的社会过程》《自由与教育》(合著)、《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主编《涂尔干文集》(共10卷)、《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等,并译有《社会分工论》《启蒙辩证法》《图腾制度》等。专题导言涂尔干是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社会学界... [发表时间:2022/11/11 10:35:15]
[摘要]:来源:募格课堂整合,知乎、科学网博客、SME科技故事、百纳硕博等穷人家的孩子,应该选择去读博吗?搞科研可以改变人生吗?有人甚至彻底扭转了人生:从一个重刑监狱罪犯,成为在权威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学者......近日,知乎上有这样一则话题引发热议:一名从山村走出的211硕士,在毕业后因为一份5000元/月的工作倍感绝望,于是选择申请浙大博士,终被录取。但没想好是否去读博,因为家里情况不好,读博时间成本...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7:20]
[摘要]:欧阳静|江西财经大学乡镇工作通常被形象地描述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体现其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体而言,乡镇干部所承担的事务不仅包括自上而下的上级任务(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等),而且包括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如“非典”、禽流感、防洪、抗旱、抗雪灾等,更包括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但又细如毛牛、五花八门的琐事。而这些琐事在外人看来似乎无关紧要,但对于每一位诉求者而言...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6:19]
[摘要]:来源:《学术论坛》2022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桂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乡村秩序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相关,农业生产方式变化会反过来影响乡村社会秩序。正在发生的农业“第二次飞跃”以农村的人地关系重组为基本前提。通过土地流转,传统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正被适度规模经营所替代,部分农民逐步脱离农业生产和农业专业化进程,深刻地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的乡村文化根基和基层社会秩序基础。统分结合双...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8:56]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之下,“乡村”被重重提出,并反复解析。从经济、政治、文化再到信息传播领域,“乡村”都是一个核心重要议题。特别是电商成为重要的脱贫攻坚的力量(希望)的当下,如何研究和解读淘宝村,可能需要一个更加切合在地情景的概念和只是体系。本文做除了颇有助益的讨论,请跟随作者一探究竟:作者:孙萍,来源《社会发展研究》2021年第1期摘要在数字乡村的研究中,“乡村性”在理论上有所挣扎,它的“责任”... [发表时间:2022/11/11 10:37:24]
[摘要]:摘要社会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美国结婚率下降的理论,通常强调人口、经济和文化因素。一种有争议的理论认为,拥有多个非婚性伴侣会降低男性结婚的传统动机,同时破坏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的前景。据称,对于女性来说,多个伴侣通过唤起关于滥交的性别双重标准来降低她们作为配偶的愿望。尽管之前的研究表明,拥有多个婚前性伴侣与婚姻质量和稳定性呈负相关,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调查过拥有多个非婚性伴侣是否会影响结婚率。来自全国家... [发表时间:2022/11/11 10:22:1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