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在过去几十年来,人们设法通过在植物体内提取对疾病具有疗效作用蛋白,但由于其昂贵的纯化过程使得这一设想仍旧进展缓慢。2022年10月31日,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enryDaniel团队在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OptimizationofbiomassandtargetproteinyieldforPhaseIIIclinicaltrialtoev...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9:25]
[摘要]:近日,宁波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陈剑平院士团队联合河南农业大学陈锋教授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N6-methyladenosineRNAmodificationpromotesviralgenomicRNAstabilityandinfection”的高水平研究论文,揭示了土传小麦病毒病的一种新致病机制。陈剑平院士、羊健研究员和陈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宁波大学为第一...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8:49]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胤寰作为防止寄生植物Strigahermonthica侵袭的多管齐下的方法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正在解读植物激素的作用,即所谓的独脚金内酯(SLs)。谷类作物释放的SLs可以调节植物结构,并在与植物发育和胁迫反应有关的其他过程中发挥作用。植物根部释放的SLs吸引菌根真菌,为植物提供营养。但是独脚金内酯也会诱发寄生植物Striga的发芽和入侵,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特...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7:20]
[摘要]:生殖phasiRNAs是一类特异在生殖组织(如发育中的花药)中表达的小分子RNA,它们广泛存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对雄性生殖发育十分重要。根据它们在花药中积累的主要时期和长度,主要分为两类:21-ntphasiRNAs(主要在花药细胞减数分裂前积累)和24-ntphasiRNAs(主要在花药细胞减数分裂期间产生)。前期研究表明,在单子叶植物中,这两类phasiRNAs的产生一般遵循保守的规则:...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6:23]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MolPlant植物科学,作者JianfuZhang以DNA变异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学、基因组学、遗传学和育种等领域。在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DNA变异被开发为SSR和SNP等不同类型的分子标记,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多样性分析、标记-性状关联、图位克隆、分子育种、指纹鉴定等方面。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设备和高密度DNA芯片的开发,极大地满足了动植物遗传育种对于高通量和高密...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5:53]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杂志社,作者《国家科学进展》蛋白质的经典分泌途径是指含前导序列(信号肽)的分泌蛋白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膜运输系统完成的分泌过程。与经典分泌相比,非经典蛋白质输出/分泌(unconventionalproteinexport/secretion,UPE/UPS)利用不依赖内质网-高尔基体系统的多种方式释放无前导序列的货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含有前导序列的膜蛋白)到细胞外空间。...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5:22]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TheCropJournal,作者编辑部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然而,即使在高投入农业条件下,其产量也相对较低。作为影响油菜产量的三要素之一,粒重具有遗传力高、提升潜力大的特性,但它是一个典型的数量遗传性状,利用传统的精细定位方法挖掘基因需耗费大量时间。近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市油菜...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4:46]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JIPB,作者苏都莫日根线粒体为真核生命共有的细胞器,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通用的分子能源。线粒体起源于内共生,携带原核类型的功能基因组,即线粒体DNA。由于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基因产物在呼吸作用中必不可少,基于有效支撑线粒体的功能,人们普遍默认每个线粒体应该至少携带1个拷贝的线粒体DNA。在动物细胞中,这种默认是正确的。同时,一旦发生线粒体基因组的数量...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4:15]
[摘要]:欧米伽3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DHA和EPA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其中DHA对于婴幼儿脑神经生长发育和视觉发育至关重要,日常适量补充DHA,有助于儿童脑中DHA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脑神经和视觉的健康发育。而EPA俗称人类“血管清道夫”,高纯度的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的作用,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供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3:33]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TheCropJournal,作者编辑部玉米是最早成功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高效、优质杂交种子的规模化生产是保障优良杂交种大面积推广利用的前提。利用不育系做母本生产杂交种子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有30个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genicmalesterility,GMS)被克隆,其中大多数参与脂质代谢,少数编码转录因子,而涉及糖代谢的GMS基因鲜有报道。因此鉴定和表... [发表时间:2022/11/11 16:12:33]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