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35571.PBJ | 扬州大学梁国华/周勇等报道通过编辑SLG7基因启动子改善稻米外观品质

    [摘要]:近日,扬州大学梁国华/周勇团队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吴书俊团队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上在线发表题为“RapidproductionofnovelbeneficialallelesforimprovingriceappearancequalitybytargetingaSLG7promoterregulatoryele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C... [发表时间:2023/4/12 9:32:16]

  • 35572.The Plant Cell |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促进稻瘟病效应因子进入水稻细胞的分子机制

    [摘要]:许多丝状真核植物病原体通过劫持和取食活的植物细胞而引起植物疾病,它们将效应子输送到宿主细胞及其周围以抑制防御植物的免疫系统,使病原体迅速入侵和在植物组织内增殖植引起植物疾病。然而,关于病原体将效应蛋白如何通过质膜进入植物细胞中的机制尚不清楚。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CME)是真核细胞内化细胞外或膜结合物的主要机制,已知CME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CME是由模式识别受体激酶介导的免疫... [发表时间:2023/4/12 9:31:48]

  • 35573.Ind. Crops Prod. | 浙江农林大学戎均康教授团队揭示陆海种间杂交棉纤维杂种优势的重要调控机制

    [摘要]:陆地棉是重要的栽培品种,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海岛棉由于纤维品质优良,也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陆地棉和海岛棉种间杂种棉花在产量和品质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改良潜力。虽然近些年关于棉花杂种优势的报道颇多,但仅限于陆地棉种内杂交。遗传不相容、不可控的营养生长和较低的衣分率等问题仍然存在,对于陆海种间杂交棉鲜有报道。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戎均康教授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张永山研究员在国际权... [发表时间:2023/4/12 9:31:10]

  • 35574.PCE | 河南大学孙旭武课题组综述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遗传调控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与环境PCE,作者植物与环境PCE棉花的营养生长和产量与氮吸收量密切相关。然而,环境中的氮动态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并导致产量损失。为提高棉花产量,多采取多次施用氮肥的方法,但这种技术在成本和环境污染方面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氮利用效率,即作物氮吸收与施用的氮肥总量的比率,是有效氮管理的关键指标。在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作物中已经鉴定到一些参与氮动员和再动员的关键蛋白,并已被用于改造植物以提... [发表时间:2023/4/12 9:30:43]

  • 35575.JIPB |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揭示高山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基因组水平趋同进化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JIPB,作者JIPB趋同进化指不同物种在适应相似环境压力下,呈现出相同进化特征的现象,是体现自然选择在进化中作用的直接证据。利用基因组数据解析趋同进化的分子机制,为理解物种极端环境适应性进化提供重要线索。青藏高原地貌复杂多样,环境异质性强,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高山生境易受环境变化影响,是探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天然实验室。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许多植物具有“温室”状苞叶结构、密被长棉毛... [发表时间:2023/4/12 9:30:15]

  • 35576.PBJ | 上海师范大学乔永利课题组在大豆疫霉致病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植物持续暴露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环境中,为了抵御这些外界威胁,植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大量研究表明转录因子,如WRKY、ERF及bZIP等,参与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并通过激活或抑制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对植物的免疫调控。DRFT1-多肽1(DP1;也称为二聚伴侣1)属于一个转录因子家族,该家族与E2F转录因子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对下游靶基因进行转录调控。E2F是感染腺病毒的HeLa... [发表时间:2023/4/12 9:29:41]

  • 35577.The Crop Journal | 杭州师范大学揭示BEAR1调控水稻苗期发育的分子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TheCropJournal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水稻耕作采用种子直播模式代替传统的育秧插秧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了应对栽培模式的转换,急需从分子水平解析水稻早期快速出水的机制并应用于分子育种,创制一批可与种子直播栽培模式配套的水稻新品种。因此,解析水稻早期株型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不但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更可为适应直播栽培模式的水稻育种提供... [发表时间:2023/4/12 9:28:56]

  • 35578.华南农业大学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发现首个亚洲稻花粉自私遗传基因座

    [摘要]: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简称亚非稻)种间杂交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具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然而,种间杂种不育限制了其强优势的利用。目前,克隆的亚非稻杂种不育基因少,种间远缘优势利用难。3月27日,华南农业大学谢勇尧/陈乐天课题组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发表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andfine-mappingofanewAsia... [发表时间:2023/4/12 9:20:38]

  • 35579.JIPB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沈仁芳研究员团队发现镉胁迫下细胞壁上游调控新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JIPB,作者JIPB镉(C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作物生长有害,通过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高浓度的镉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模式作物拟南芥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拟南芥细胞壁在抵御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MYB型转录因子MYB4作为上游激活剂促进ENDO-BETA-MANNASE3(MAN3)表达并增强MANNOSE-BINDI... [发表时间:2023/4/12 9:20:08]

  • 35580.JGG|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徐讯团队综述空间转录组技术进展、应用及挑战

    [摘要]:空间转录组技术因其在全基因组表达层面上解析组织器官内细胞空间异质性的强大能力,被NatureMethods评为“2020年度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图谱构建、胚胎发育、疾病研究、物种演化等前沿领域。随着技术不断革新,目前已有多种基于不同策略的空间组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出现。2023年3月27日,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在线发表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徐讯团队题为“Spatial... [发表时间:2023/4/12 9:12:24]

首页<<3555355635573558355935603561>>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