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35511.JIA |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孙群副教授课题组:基于耗氧量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单粒种子生活力判定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农业科学微平台,作者涂柯玲等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质量会直接影响田间出苗,进而影响作物产量。但即使是在安全水分下贮藏,种子的活力也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生活力丧失。因此,对种子的生活力进行监测,鉴定和筛选优质种子对于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但传统的种子生活力检测方法,如发芽试验、四唑染色和电导率测试等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耗时长、所需种子量大或对种子具有破坏性。因此,亟需一种省时省力... [发表时间:2023/4/12 10:10:35]

  • 35512.PBJ | 南京农业大学吴俊团队揭示生长素调控梨果实石细胞形成的新机制

    [摘要]:近日,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题为“AuxininhibitsligninandcellulosesynthesisinstonecellsofpearfruitviathePbrARF13-PbrNSC-PbrMYB132transcriptionalregulatorycascad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外源生长素(NAA)介导的‘PbrAR... [发表时间:2023/4/12 10:10:07]

  • 35513.Plant Cell | 两项研究揭示病原体效应蛋白转入植物细胞的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周小马植物病原体分泌被称为效应蛋白的多功能毒力蛋白来操纵对侵染至关重要的植物过程。病原体效应蛋白可以在植物细胞外(质外体效应蛋白)或在宿主细胞内(细胞质效应蛋白)发挥作用。众所周知,细菌性植物病原体利用专门的多蛋白分泌系统将其效应蛋白转入宿主细胞。最近才有证据表明,玉米致病真菌Ustilagomaydis的多蛋白复合体参与了效应蛋白的转位。在其他丝状植物病原体中,... [发表时间:2023/4/12 10:09:40]

  • 35514.PP|翁小煜等揭示野生多年生草P. hallii不同生态型间花序发育分化的转录异时性特征和全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区域进化特征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作者PP植物花序结构发育的变异决定种子相关性状从而影响适应性和繁殖成功率。在禾本科植物中,花序分枝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种子的大小和数量。作为产量相关的重要性状,禾本科驯化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花序发育的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机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对于其他禾本科野生物种而言,人们对物种形成过程中花序发育分化的机制,特别是其在自然选择和生活史... [发表时间:2023/4/12 10:09:06]

  • 35515.aBIOTECH | 广东农科院于洋课题组综述植物小肽“暗物质”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BIOTECH,作者FengYZ小肽是生物体中一类新的活性物质,可直接从“非编码区”的小开放阅读框(smallORF)翻译而来,或通过前体蛋白的加工间接产生。过去20年间,随着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和化学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在植物中鉴定了越来越多的小肽,并发现它们在调控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对小肽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拓宽其在生物技术和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近日,广东省... [发表时间:2023/4/12 10:08:35]

  • 35516.Annual Reviews of Plant Biology|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作物从头驯化

    [摘要]: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利用该技术来驯化野生植物,或加速改良弱驯化作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基因组编辑使科研人员摆脱了对随机突变或种内多样性的依赖,能够从多样性中得出更广泛的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对多样性的复杂遗传缺乏了解,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重新驯化仍然需要通过表型选择进行常规育种,特别是在开发适合不同环境和生态的作物方面。因此将基因组编辑和传统育种结合起来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技术都能带... [发表时间:2023/4/12 10:06:27]

  • 35517.The Plant Journal | 广东农科院水稻所在水稻杂种优势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摘要]:杂种优势已经在多种作物和动物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分子作用机理和有效预测方法仍不明确。近日,水稻所在植物学经典杂志ThePlantJournal上发表题为“Transcriptomicandmethylomicanalysesprovideinsightsintothemolecularmechanismandpredictionofheterosisinrice”的研究论文。通过转录组学和甲基... [发表时间:2023/4/12 10:05:41]

  • 35518.PLoS Pathogens |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合作解析气候变暖对植物病毒病害流行的影响

    [摘要]:受温室气体排放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严重,近些年,全世界各地都陆续出现了极端的高温,例如2022年全球都在经受高温炙烤,研究表明在全球几乎所有陆地区域热浪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在增加。持续不断的高温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其中,持续上升的高温对农业发展的危害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气候变暖如何促进影响植物病毒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以及这些病害在气候变暖下对全球农业的影响仍... [发表时间:2023/4/12 10:05:10]

  • 35519.Current Biology | 研究揭示植物受体激酶的免疫信号传导机制 !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Ad植物微生物,作者周小马植物质膜上的受体激酶(RKs)是感知大多数细胞外物理刺激的主要手段,如激素、信号肽和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s)。RKs是植物中最大的单一基因家族,是目前培育或设计能够抵御新出现的病原体威胁、与有益微生物互作或更好地耐受非生物胁迫的作物的核心。RKFLS2是细菌鞭毛蛋白的受体,是RK研究的原型,特别是对宿主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鞭毛蛋白与FLS2的细胞外富... [发表时间:2023/4/12 10:04:43]

  • 35520.Genome Biology | TrEMOLO:使用长读测序数据结合基于组装和比对的方法精确的估计转座子等位基因频率

    [摘要]:转座子(TEs)是一种内源移动元件,可以在其宿主基因组内移动并自主或非自主地增加其拷贝数。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已经测序的基因组中,通过不同的结构和移动机制进行表达。TEs的大小范围从小于100bp(例如MITEs[2])到大于20kb不等。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很大一部分的调控元件结合位点、人类基因组超过一半的开放染色质的区域都被证实是由转座子衍生而来。然而,由于其序列本身的高度的重复性,它们的识别、... [发表时间:2023/4/12 10:04:14]

首页<<3549355035513552355335543555>>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