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34087.“夸父一号”卫星试开放观测数据

    [摘要]: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准实时观测数据12日起向国内外试开放。此次数据试开放的范围,包括自4月1日起的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的全部观测数据、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的部分观测数据、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的部分观测数据,以及它们此后的准实时观测数据。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甘为群研究员介绍,经过半年的在轨调试,“夸父一号”... [发表时间:2023/4/23 8:56:36]

  • 34081.科学家发表竹类一新属——以礼竹属

    [摘要]:竹类植物隶属于禾本科竹亚科,全世界有136属约17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的竹类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记录38属约540种,是竹亚科的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竹类植物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具有食用、材用、观赏、药用等利用价值,并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竹类开花周期长、标本采集难度大,因而是被子植物分类中较为困难的类群。矢竹属(PseudosasaMakinoexNakai)是竹亚科青... [发表时间:2023/4/23 8:59:50]

  • 34082.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获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副研究员张江阳、研究员张帆和孙珍联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杨宏峰团队等,在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挑战者深渊”附近的岩石圈变形和地震相关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构造物理》(Tectonophysics)上。俯冲带作为汇聚型板块边界,是大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俯冲带地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上下板块之间的逆冲地震,另一类是发生... [发表时间:2023/4/23 8:59:22]

  • 34086.第122254次实验获重大突破,祝贺中国科学家

    [摘要]: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一团耀眼的白光从山脉尽头升起……”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太空飞船核聚变发动机发出的光芒如同太阳。利用核聚... [发表时间:2023/4/23 8:57:06]

  • 34084.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诚、黎华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和平团队合作,在高稳定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研究团队提出自参考方法,完全消除了THz双光梳共有载波噪声,同时抑制了重复频率噪声,将THz双光梳梳齿线宽由未稳频的2-3MHz量级压缩至14.8kHz,大幅提升了THz双光梳光源的稳定度。相关成果以TerahertzSemiconductorDual-co... [发表时间:2023/4/23 8:58:09]

  • 34089.科学家解析含有序硅羟基的纯硅分子筛结构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作者王静、郭鹏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研究员郭鹏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磊团队合作,在分子筛结构解析研究中取得进展,利用先进的三维电子衍射技术(cRED)直接解析出含有序硅羟基的纯硅分子筛结构。分子筛是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重要的催化剂及吸附剂,分子筛的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筛通常为亚微米甚至纳米晶体,传统的X-射线单... [发表时间:2023/4/23 8:55:43]

  • 34083.科学家利用玫瑰图叠加法探究疏散星团分层结构

    [摘要]:疏散星团的形态研究可为追溯星团的形成机制提供观测证据,并有助于探索星团的演化过程。疏散星团在二维投影面上的形态多符合核-壳结构,而这种分层结构是否真实存在于三维空间尚无定论。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博士研究生胡卿顺在研究员艾力·伊沙木丁和张余的指导下,基于盖亚(Gaia)数据创新性地提出了玫瑰图叠加法,对太阳附近500pc范围内的疏散星团样本三维分层结构开展研究。研究表明... [发表时间:2023/4/23 8:58:48]

  • 34090.华北台地寒武系迷宫状生物礁时空演化研究获进展

    [摘要]:寒武纪是地球系统演化历史中的重要时期,以多门类生物快速出现与爆发式演化为特征,是显生宙五次微生物向后生生物转折时期(MMTs)之一。其中,苗岭统-芙蓉统之交的凝块石与树形石等微生物礁记录了以迷宫状生物礁为代表的微生物-后生动物礁的过渡生物礁类型。迷宫状生物礁以厘米至分米级迷宫状组构为特征,出现在劳伦大陆与华北台地寒武纪晚期至早奥陶世的地层中。这种特殊生物礁的成因被认为是由局限性时间分布及内部海绵发... [发表时间:2023/4/23 8:55:14]

  • 34088.自润滑防护涂层研究取得进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作者吴杨有机硅改性涂层具有优异的低表面能自润滑特性,可有效减少水滴在涂层表面的附着,一定程度上能延缓积冰的形成,降低覆冰强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有机硅改性涂层材料的设计、制备及防/除冰性能研究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近日,该团队基于电热-疏水润滑协同理念,发展了一种有机硅改性的疏水自润滑柔性电热防/除冰薄膜,证实了该类型材料多场... [发表时间:2023/4/23 8:56:14]

  • 34085.科学家揭示古新世以来印度北侧消亡的“喜马兰蒂亚”块体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作者刘亮等古新世以来,曾位于印度次大陆与青藏地块群之间长约1000-2000公里消亡块体的属性存在争议。既往研究认为,该块体或曾是印度次大陆的北侧延伸、大洋板块,抑或是二者不同比例的结合体(图1)。由于该块体的消亡过程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对探索新生代以来亚洲季风形成与气候演化至关重要,因而厘清其属性与消亡过程是地学热点议题之一。近日,中国... [发表时间:2023/4/23 8:57:39]

首页<<3406340734083409341034113412>>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