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2条记录
[摘要]:导语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极强的隐匿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其发生率和致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日常诊疗需要去到特定医疗机构,且常规心电监护设备体积笨重、价格较高、不易携带,不能够实时监测心脏活动在早期预防心脏疾病,应用场景受限,智能可穿戴心电设备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客观... [发表时间:2023/5/6 10:22:43]
[摘要]:导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指由基因变异引起,以心血管损害为唯一表型或伴有心血管损害,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数量达百余种,常表现出家族性聚集。基因检测是该类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为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2022年AEHRA/HRS/APHRS/LAHRS颁布了《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第十五届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洪葵教授从遗传方式与疾病、检测选择与突变解释、遗传... [发表时间:2023/5/6 10:15:12]
[摘要]:导语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是一种新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与经导管缘对缘修复(TEER)相比,TMVR的主要潜在受益是完全消除二尖瓣反流(MR)。关于TMVR器械的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多款瓣膜已获批上市,但截止目前没有一款器械敢宣称能够完美解决所有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几款瓣膜对病例的解剖结构要求也存在差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中心经验:完成6... [发表时间:2023/5/6 10:26:55]
[摘要]:CCIF&CCPCC20232023年4月20-23日,第二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CCIF&CCPCC2023)在西安盛大开幕。4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在“未来已来”主题论坛中担任讲课嘉宾,围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下一个十年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周达新: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下一个十年经股动脉和经心尖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最常使用的入路。从... [发表时间:2023/5/6 10:24:00]
[摘要]:导语主动脉瓣狭窄(AS)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人群中,AS的发病率达2%-7%,75岁以上人群中,每8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主动脉瓣狭窄;大约50%未经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会在发生症状后2年内死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器械的进步,新的指南也相继扩大了复杂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范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郭晓纲教授指出,复杂主动脉瓣狭窄病变复杂、患者高危,术前一定要仔细判断,进行团队讨... [发表时间:2023/5/6 10:15:57]
[摘要]:导语ECMO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最早应用于儿童用来改善患儿呼吸衰竭的问题,由于其多用于危重患者存在预后不良的情况,再加上费用不菲,早期临床应用较少。2009年,针对H1N1流感重症患者使用了ECMO,发现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死亡,ECMO开始得到重视。自心内科引入并应用后,救治了大量急危重症患者,随着ECMO设备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其已成为心血管重症救治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在心脏介入支持... [发表时间:2023/5/6 10:22:06]
[摘要]:导语缺血性心肌病(ICM)、EF≤35%患者,究竟是首选血运重建还是ICD置入?针对这一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近期在第十五届逸仙国际心血管病论坛(CVF2022)中,站在不同角度上来阐述为何首选血运重建。临床上对于二者选择,不同领域的指南推荐不同,目前国内外均发布了相关指南,分别将血运重建和ICD置入作为ⅠA类推荐,那二者的优先级该作何选择?通过回顾已发表文献,向教授阐述了自... [发表时间:2023/5/6 10:17:59]
[摘要]:一、研究背景继发性二尖瓣反流(SMR)是射血分数降低(HFrEF)的心力衰竭(HF)患者中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COAPT研究是第一项证明经导管边缘对边缘二尖瓣修复术(M-TEER)对慢性HFrEF患者症状和预后有益的前瞻性随机试验。欧洲心脏病学会当前关于HF患者管理的指南建议在与COAPT入组患者具有相似特征的患者中考虑M-TEER(IIa类推荐,证据水平:B)。尽管如此,在... [发表时间:2023/5/6 10:29:47]
[摘要]:导语近些年,冠心病治疗领域进展突飞猛进,新型降脂药物不断出现,影像技术与功能评价的AI一站式融合,对冠心病的预防及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手段。同时,完全可降解药物支架(BRS)和药物涂层球囊(DCB)的临床使用比例也逐渐增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在CCIF&CCPCC2023上通过三方面对冠心病治疗作了展望,第一,ASCVD药物治疗,主要体现在残余胆固醇风险控制、残余炎症风险控制、血栓... [发表时间:2023/5/6 10:24:35]
[摘要]: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礼坤教授研究团队于国际英文期刊——心血管健康联盟官刊《CardiologyPlus》发表最新论著“Anovelriskmodeltopredictall-causemortalityinpatientsundergoing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forhypertrophicobstruct... [发表时间:2023/5/6 10:29:12]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