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8499.于龙刚:法学读书的感想心得 | 读书的原则、方法与方向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基层法治,作者南湖边的思考关于法学读书的一些感想和心得作者:于龙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来源:内容来自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研修系列讲座之“如何阅读法学经典”(2023年3月2日),经修改后刊发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3年第1期,第16-20页。全文转载自“基层法治”微信公众平台。目    次一、我是如何开始读书的二、我是如何开读书会的三、读书为什么重要四、读... [发表时间:2023/6/1 15:03:17]

  • 28494.陈景辉:别闹,数字法学挑战不了传统学科划分

    [摘要]:数字法学与部门法划分:一个旧题新问?作者:陈景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年第3期。  摘 要 最近几年兴起的关于数字法学的讨论,致力于挑战既有法学的整体框架,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法学的数字化。然而,如果注意到早已存在于法学中的概念工具,那么将发现这种“挑战”其实很难成功。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数字法学极力主张自己的实践功能,所以它基... [发表时间:2023/6/1 15:09:40]

  • 28493.学术 | 王夏昊:法律义务的概念澄清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王夏昊法律义务的基本语义类型与特性作者:王夏昊,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摘 要 与法律权利语义类型相对应的法律义务语义类型,总体上可分为职责性法律义务和服从性法律义务。法律义务作为义务,具有实践规范性、必然要求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法律义务对义务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或社会压力... [发表时间:2023/6/1 15:11:45]

  • 28492.论道 | 马长山:数字何以生成法理?

    [摘要]:数字何以生成法理?作者:马长山,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数字法治》2023年第2期。  摘 要 数字社会生成了虚实同构的生活空间,塑造了人的数字身份,并构建了人机交互的生活场景。因而,对传统的工商社会逻辑进行了改写和重建,形成了数字经济逻辑和数字社会规律,进而催生了数字法学和数字法理。它呈现出数字法律规则、数字法律关系、数字法律行为、数字法律正义、数字法律方法等发... [发表时间:2023/6/1 15:17:49]

  • 28496.刘晗:中国宪法社会权不仅具有经济性质,更具有政治性质 | 中国社会科学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学派,作者刘晗中国宪法社会权的体系解释作者:刘晗,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摘 要 中国宪法中规定的社会权条款不能孤立地进行理解,也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宪法学的积极权利或社会经济权利等概念进行解释。在立足于中国宪法的体系解释视角下,社会权具有民生保障、民主政治和国家建构的三重维度。在中国宪法的整体结构和规范意图中,社会权也不只是一种社会经济权... [发表时间:2023/6/1 15:06:49]

  • 28498.陈明辉:立法权转授行为的合法性反思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法律评论,作者陈明辉立法权转授的合法性控制作者:陈明辉,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来源:全文发表于《环球法律评论》2023年第2期,原文请参见环球法律评论网站:http://www.globallawreview.org。本文导读立法权转授是我国法治实践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尽管我国《立法法》规定:“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 [发表时间:2023/6/1 15:03:56]

  • 28491.前沿 | 潘文博: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与法律治理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法学,作者潘文博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与法律治理作者:潘文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来源:《清华法学》2023年第3期。  摘 要 数字货币具有多种形态,由于各自底层技术的不同,在法律地位和政策应对上也存在差异。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以Q币、游戏代币为代表,是权利人对发行人的债权,属于刑法上财物的范畴,侵犯该种非加密货币可以按照财产犯罪处理,以计算机犯... [发表时间:2023/6/1 15:21:16]

  • 28500.【香樟推文2849】国家间人均收入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来自内生技术差距视角的解释

    [摘要]:文献来源:T.Sampson,2023,"TechnologyGaps,Trade,andIncome",AmericanEconomicReview,113(2),472-513.一、前言理解国家间人均收入差异的根源是经济学核心议题之一,但其中技术差距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尚无准确答案。该文量化了技术差距对国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者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其中国家间研发效率差异、行业间技术创新和技术... [发表时间:2023/6/1 14:59:07]

  • 28497.​学术 | 刘顺峰:法人类学中如何认知习惯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民族研究ENS,作者刘顺峰法人类学中的习惯:概念谱系与阐释范式作者:刘顺峰,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来源:《民族研究》2022年第6期。  摘 要 习惯在中西古代文献中有着不同的表述及意义内涵。习惯与禁忌、法律等概念之间,既有紧密的意义关联,又有明显的意义差别。习惯的概念,随着法人类学研究方法、议题、旨趣的变化,经历了“原始性”“法律性”“规范性”“实践性”的意义变迁。习惯研究的功... [发表时间:2023/6/1 15:04:33]

  • 28495.青年 | 张牧君:量能原则作为数字时代税收改革的规范性理由

    [摘要]:重申量能原则:数字时代税收制度改革的规范性理由作者:张牧君,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年第3期。  摘 要 量能原则是国家构造和完善税收制度的规范性理由。在数字时代之前,为了落实量能原则,国家将“实体存在”作为认定经济社会成员身份的核心标准,并通过居民身份规则、所得来源规则和常设机构规则等规则来判断税收征纳关系是否形成。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日益显著,以“实体存在... [发表时间:2023/6/1 15:07:26]

首页<<2847284828492850285128522853>>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