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赵扬团队报道用于高通量多基因表达谱检测的表型筛选方法PHDs-seq高通量的表型筛选(phenotypicscreen)是干细胞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高通量表型筛选方法包括使用遗传改造的报告系统或通过免疫荧光来检测极少数的生物标志物或单一表型(如细胞增殖、存活率、形态等),但这些方法很难准确且全面的评估细胞的命运或状态;而如果大规模使用qPCR技术,则操作非常繁琐,成本也很难控制,很难达... [发表时间:2023/6/9 10:41:40]
[摘要]:NucleicAcidsResearch|李湘盈课题组解析红细胞发育各阶段的多维度染色质动态红细胞是人体中数目最多的血细胞,健康人体每天会新生约二十亿个红细胞以替代受损或失去的红细胞,其发育过程的障碍会导致各类贫血疾病的发生,例如先天性纯红再障(DBA)等[1-3]。理解红细胞发育的动态改变及机制对贫血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极大的基础生物学及转化意义。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发育可以被分为两个阶... [发表时间:2023/6/9 10:39:18]
[摘要]:NAR+Transcription+STARProtoc|季雄团队在基因表达调控领域取得进展染色质的三维结构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单位,包括染色质疆域、A/B区室、拓扑学相关结构域(TADs)、增强子-启动子环等。尽管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是染色质结构的建立、维持和调控的分子机理仍然不完整。其中,染色质相关调控因子的发现是研究染色质三维结构调控机理的瓶颈之一。2023年6月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发表时间:2023/6/9 10:40:31]
[摘要]: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生“1+X”论坛第七期活动成功举办2023年5月23日晚,由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研究生学术交流委员会组织的CLS研究生“1+X”论坛2022-2023学年第七期活动在金光生命科学楼邓祐才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化生和医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知行老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梦蕊老师出席论坛活动。论坛上半场为化学生物学专场,来自邹鹏老师课题组的2019级博士研究生林畅同学... [发表时间:2023/6/9 10:38:11]
[摘要]:SystematicBiology|张蔚课题组和合作者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基因渐渗推断方法解决分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是演化生物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测序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多项研究发现类群之间的杂交和基因渐渗可能强烈的影响了生命之树,并在物种形成和适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基因渐渗检测方法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如依赖大样本量、受限的系统发育关系或精确的种群演化历史等。因此,在基因... [发表时间:2023/6/9 10:39:48]
[摘要]:刘颖/李川昀合作报道DNA6mA甲基化修饰介导天然免疫调控的新机制DNA6mA修饰(N6-deoxyadenine)是新近发现的多细胞真核生物DNA甲基化修饰形式。该修饰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丰度极低,当前对其修饰特征、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的了解非常有限,而对DNA6mA功能和机制的解析逐渐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焦点。2023年6月5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刘颖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李川昀... [发表时间:2023/6/9 10:42:11]
[摘要]:何爱彬课题组招聘副研究员/博士后/科研助理【课题组长简介】何爱彬,博士,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实验室以生物医学新技术为驱动,主要研究器官发育与疾病发生的细胞起源与命运调控机制,率先开发了系列单细胞多维表观组学技术,整合光学成像、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在发育生物学和表观遗传领域取得了重要发现。首... [发表时间:2023/6/9 10:41:08]
[摘要]:李毓龙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颁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毓龙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由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 [发表时间:2023/6/9 10:36:51]
[摘要]:陈良怡组开发活细胞定量高保真超分辨率方法,揭示肌动蛋白新动态2023年5月30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良怡课题组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Quantitativestructuredilluminationmicroscopyviaaphysicalmodel-basedbackgroundfilteringalgorithmrev... [发表时间:2023/6/9 10:38:45]
[摘要]:陈兴团队开发细胞尺度的邻近标记技术在多细胞生物中,不同细胞在空间上有序排列形成了具有功能的组织和器官。邻近的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者分泌可扩散的分子来完成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为了研究细胞的空间组成,研究人员已开发了多种邻近标记技术用于对特定细胞的邻近细胞进行标记、分离和组学分析,例如LIPSTIC[1]、EXCELL[2]、FucoID[3]、μMAP[4]、PhoTag[5]及PhoXCELL[... [发表时间:2023/6/9 10:37:19]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