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宪法规制作者:管华,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西北政法大学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自“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摘 要 高考加分事关亿万兆民。考生入学请求权的宪法依据常被误认为是受教育基本权利,其实是平等权。虽然高校在招录过程中依附于政府,但当其... [发表时间:2023/6/14 16:37:53]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清华法学,作者康宁数据确权的技术路径、模式选择与规范建构作者:康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来源:《清华法学》2023年第3期。 摘 要 数据不具有特定的物理形态,因而催生借助技术手段确认数据权利的实践。根据技术应用的演进规律与功能差异,数据确权分为整体确权和进程确权两种模式。整体确权是传统“一物一权”理论在数据领城的延伸,有助于激励原创性数据产品的研发。进程确权则... [发表时间:2023/6/14 16:37:10]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作者学报编辑部检察公益诉讼专门立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框架作者:孙佑海,天津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天津大学)主任;张净雪,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天津大学)助理研究员。来源:本文发表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公众号首发。全文转载自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微信公众平台。摘 要作为一项中国特色司法制度,检察公益诉讼在维... [发表时间:2023/6/14 16:35:45]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求索杂志,作者彭中礼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法理意蕴作者:彭中礼,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哲学社会科学)。来源:《求索》2023年第3期。 摘 要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逻辑力量推动中国法治建设,是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新道路,是现代法治发展的新模式,是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认识中国... [发表时间:2023/6/14 16:35:07]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交大法学,作者褚婧一情感计算的信息隐私法律风险及其应对作者:褚婧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本文原载于《交大法学》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自交大法学微信公众平台。摘 要情感计算是指以人类情感为机器学习对象,具有情感识别和情感分析功能的智能科技。情感计算不以信息主体的身份识别为前提,旨在通过对输入端生物反馈信息或状态的分析处理而输出情感信息。为应对情感信息不当获取与利用所... [发表时间:2023/6/14 16:34:29]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月刊,作者宋亚辉雷希汪西兴法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作者&来源作者:宋亚辉,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雷希,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汪西兴,南京大学法学院特聘科研助理。来源:《学术月刊》2023年第4期。摘要:法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2009−2018年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和研究范式的转型期。这期间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 [发表时间:2023/6/14 16:33:48]
[摘要]: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已成功举办四届,获得广大学子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次夏令营活动旨在促进各高校法学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广大优秀学子近距离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增强科研兴趣,拓展研究视野,同时,通过举办夏令营活动,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使夏令营活动起到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学术交流的作用。欢迎广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华东师大法学学科具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2016... [发表时间:2023/6/14 16:32:45]
[摘要]:再论北洋大学法科的几个问题作者&来源作者:王健,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来源:本文系作者2023年5月27日在天津大学法学院举办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法科的历史传承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法学学术前沿网络首发。首先特别感谢孙佑海院长的盛情邀请,有机会参与和分享天津大学法学院“纪念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法科建立128周年暨张太雷同志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研讨会的主题是继... [发表时间:2023/6/14 16:30:16]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外法学编辑部,作者刘志强中国人权法学“三个基本”重构作者:刘志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来源:《中外法学》2023年第3期。 摘 要 现有中国人权法学在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上均存有瑕疵。基本概念的缺陷在于拼凑、虚置和片面;基本问题的短板在于规范上的封闭与价值上的单一;基本理论的限度在于话语、制度和道路自信的缺失。中国人权法学“三个基本”的重构逻辑是重塑概念、导入问题、升... [发表时间:2023/6/14 16:29:26]
[摘要]:精准区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相关犯罪作者&来源作者:王肃之,最高人民法院。来源:《人民法院报》6月1日,第5版。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规定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以有效规制与违法犯罪相关的设立网站、通讯群组和发布信息行为。然而,实践中该罪却长期“遇冷”,未能充分实现预期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 [发表时间:2023/6/14 16:28:27]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