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哲学研究,作者杨泽波摘要:两千多年儒学发展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道德践行,辅线是道德存有。前者的主题是人如何成德成善,内部呈现为“一源两流”的格局,其中“一源”指孔子,“两流”分别指以孟子、象山、阳明为代表的仁性之流,以及以荀子、伊川、朱子为代表的智性之流。后者的主题是道德之心如何影响天地万物,使其成为存在。两条线索有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道德践行之主线决定人成德成善,有了道德的人... [发表时间:2023/6/25 9:18:4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P23—P24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原题《论马克思对“平均”概念的两种理解及其理论效应》,摘自《哲学研究》2022年12期,李潇潇摘在固有的印象中,“平均”概念往往是与平均主义勾连在一起的,这使得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坏名声”。在马克思主义领域,这种理解往往是与马克思对“粗陋的共产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实际上马克思对“平均”概... [发表时间:2023/6/25 9:17:37]
[摘要]: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发展和安全。在剖析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从系统循环的视角讨论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的思想根源;解构金融改革如何以制度创新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刻画如何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以恰当的政府干预与制度约束阻遏宏观金融内生不稳定状态、抑制渐进性改革进程中的结构性套利机会,以内外兼顾、激励相容的... [发表时间:2023/6/25 9:19:55]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P21—P22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摘自《经济思想史学刊》2022年4期,张天悦摘《经济学方法论杂志》(JournalofEconomicMetho-dology)是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者的主要学术阵地之一。该刊通过组织一期专题——“经济学方法论和经济学哲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回顾和总结该研究领域自2000年以来发生的重要进展。我们有选择性地基于此次专... [发表时间:2023/6/25 9:16:07]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P28—P29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题《从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韩炳哲对生命政治学话语范型的改写及其理论失误》,摘自《世界哲学》2023年1期,王志强摘德籍韩裔思想家韩炳哲是晚近最具爆发力的学者之一,为洞开新的资本主义批判维度,他以解构性姿态批评生命政治学,力图全面改写生命政治学的社会权力话语范型,以期精神政治学成为... [发表时间:2023/6/25 9:19:14]
[摘要]:清华大学校友刘益伦教授在2023年6月24日召开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同学们只经历了一遍这个过程,具有科研能力,顺利毕业,但是老师们(针对不同学生)会一遍遍经历这个过程,青春和心血都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耗尽”尊敬的师长,亲爱的学弟学妹:非常荣幸作为校友,参加2023年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毕业典礼。我是航院2001级本科,2005年直博,导师是郑泉水教授。2013年到西安交通大学航... [发表时间:2023/6/25 9:14:29]
[摘要]:摘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行统计与核算体系产生巨大冲击,数字经济测度成为研究热点。理论上,数字经济测度的内容重点涉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数字经济要素的测度、新经济形式与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测度等,在测度方法上主要包括生产法、支出法、增长核算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编制指数法、建立数字经济卫星账户法等。实践上,国内外对数字经济测度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总体来看,数字经济测度尚存在诸多难题... [发表时间:2023/6/25 9:18:1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3日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二十四史是基本典籍二十四史,即《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当今世界... [发表时间:2023/6/25 9:20:24]
[摘要]:读博需要漫长的五年左右的周期。之所以我们选择了读博,那一定有至高无上的理由让你去迎接这份挑战。现在来看看三名学者给出的最好的读博理由是什么。一、攻读博士学位的五个理由——露辛达·博雷尔博士学位既耗费财力,又极具挑战性。然而,有足够的理由去研研读博士学位。1)为你选择的领域做出贡献许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对某个特定的学科充满热情,并且希望利用他们的研究时间在该领域做出重要发现。你的博士... [发表时间:2023/6/25 9:13:17]
[摘要]:摘要:评点是中国传统批评文体之一种。199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文库》的出版,使评点这一文体重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茅评本”的特点及其实践证明,评点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有效性,而且促使我们思考作为传统批评文体的评点如何进行现代转换。总体来看,一些当代小说的评点实践未获得较大反响,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文体尚未深度介入当代文学批评。摆脱这种状况,一方面需打破学科之间壁垒分明的机制,呼唤具有打通... [发表时间:2023/6/25 9:16:44]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