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25473.两周2篇Science!鲍哲南团队研制出这类皮肤,受伤能自愈

    [摘要]: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相隔两周时间,她的团队最近连发了两篇Science论文。这在她的学术生涯中,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仅2020年以来,她的团队就先后发表了5篇Science论文,4篇Nature论文。2022年3月,她的团队更是在两天内连发Nature和Science论文。(上述统计数据来自期刊官网)她就是鲍哲南。在2016年,她创立斯坦福大学可穿戴电子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 [发表时间:2023/6/25 10:59:54]

  • 25476.打印复印的经济学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学家茶座Teahouse,作者宗计川作者:宗计川,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副院长来源:经济学家茶座Teahouse今天推出宗计川教授的两篇文章:《见微知著:从高校打印复印费看学校质量》、《打印复印费之二:小数据、大信号》,分别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8年第3期(总第81辑)、2019年第2期(总第84辑)。✦见微知著:从高校打印复印费看学校质量各位客官,请问贵校(或母校)的... [发表时间:2023/6/25 10:55:58]

  • 25475.城市天际线的经济学解释

    [摘要]:来源:沪港发展联合研究所「选题人」近年来城市垂直发展趋向愈明显。经济学家JasonM.Barr和RemiJedwab基于他们的研究,在SkynomicsBlog里讨论了摩天大楼崛起的背后原因。破纪录的大楼。从左边起:克莱斯勒大厦(1930)、帝国大厦(1931)、台北101大楼(2004)、哈里发塔(2010)。来源:维基百科当我们想到摩天大楼时,利欲熏心的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到“最高大楼”竞赛的场景... [发表时间:2023/6/25 10:57:02]

  • 25474.因为“太交叉”找不到审稿人?中国学者跨界研究解决经典难题

    [摘要]: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李晨阳去年年底,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俊杰团队把一篇论文投稿到《自然—通讯》杂志。没想到,杂志编辑被“难”住了。“我很难为这篇论文找到合适的审稿人。”编辑坦言,“因为这项研究太跨学科,太交叉了。”幸运的是,尽管最后只找到2位审稿人,但他们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文章得以顺利发表。这篇论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细胞中的内质网是怎么形成管状的?在探索这个难题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可... [发表时间:2023/6/25 10:59:14]

  • 25472.福州大学迎新任副校长

    [摘要]:据福州大学网站6月12日消息,日前,经中共福建省委研究决定,夏帆任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福州大学副校长(挂职)。公开资料显示,夏帆,男,汉族,1980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湖北省特聘专家。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2003年-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兼... [发表时间:2023/6/25 11:00:40]

  • 25471.全球首个!“95后”中国博士生历时5年完成,计划回国执教

    [摘要]:文|《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王兆昱“95后”林沐阳做了5年的研究终于开花了。这一全球首个全集成柔性可穿戴超声系统,于5月22日登上Nature子刊Nature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68)。林沐阳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生,师从该校徐升教授。他和导师分别为论文共同一作和通讯作者,另外还有两个共一,分别是该校硕士生张子杨和博士后郜晓翔。从2018年最初研制出“柔性超声传感器”,到一... [发表时间:2023/6/25 11:02:19]

  • 25478.数字经济发展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之谜 ——基于中国经验的再审视

    [摘要]:源:吉大数量经济2023年第14卷第2期数字经济发展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之谜——基于中国经验的再审视段龙龙 赵天皓 裴廉睦作者介绍段龙龙,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兼任四川省财政学会理事、县域经济学会理事。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SSCI、EI、CSSCI),出版专著(合著)3部,主持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发表时间:2023/6/25 10:52:16]

  • 25479.热议:怎么样保持每天看文献

    [摘要]:作者:冀承(中国人民大学);jicheng@ruc.edu.cn、连享会编者按:本文主要整理自知乎热议怎么样保持每天看文献?,特此致谢!目录1.写在前面2.明确阅读文献的目标3.掌握高效阅读文献的方法4.与奖励机制挂钩5.养成交流分享的习惯6.阅读文献的神器推荐7.相关推文 1写在前面选择了科研之路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非常奢侈的体验,这种生活方式虽然自由而又快乐,但还是需要学者投入大量的时... [发表时间:2023/6/25 10:50:42]

  • 25477.数字化时代,如何提高数据洞察力?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接地气的陈老师,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来源:接地气的陈老师很多同学抱怨:每天对着大堆数字,却看不出个名堂。反而有些做业务的人,看几个数字就能马上做出准确判断。咋回事!看着数据没有感觉,是缺少数据洞察力的表现。数据洞察力和操作工具没有关系,完全是一种思维习惯。建立起来以后,不单单对工作有帮助,在生活中用处也很大,今天我们系统讲解下。01世感受下啥叫洞察力数字本身没有啥含义,数字+业务场景,... [发表时间:2023/6/25 10:53:49]

  • 25480.AI经济学家Anton Korinek:ChatGPT的经济学研究应用及影响

    [摘要]:来源:社科学术汇著名的AI经济学家AntonKorinek发表工作论文“LanguageModelsandCognitiveAutomationforEconomicResearch”探讨了大语言模型LLM与认知自动化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值得所有从业的经济学家认真阅读:一方面,文章提供了详细的应用方式指南,包括论文构思、论文写作、背景研究、代码编写、数据分析、数学推导等25种应用;另一方面,更重要... [发表时间:2023/6/25 10:48:05]

首页<<2545254625472548254925502551>>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