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043条记录
[摘要]:近年来,围绕“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journalism)和“解困型新闻”(solutionsjournalism)的学术讨论呈明显上升趋势。为反思该领域学术研究,并进一步厘清该领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以5个研究问题为脉络,对有关解困型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的94篇现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内容分析,试图通过识别相关研究中涉及的方法、概念、主题、国家地区和实践等不同要素,总结研究模式与趋势... [发表时间:2023/7/4 8:54:57]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文献清除计划,作者巨能充电板一、导论戴维·斯沃茨,2012,《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2015,《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JeffreyJ.SallazandJaneZavisca.2007.“BourdieuinAmericanSociology,1980–2004.”AnnualRevi... [发表时间:2023/7/4 9:03:04]
[摘要]:导读这篇文章--最初在1996年以Farbenund/oderMaschinendenken为题发表--对文化研究和人文学科提出了挑战,建议它们应该成为"媒介理论的一部分"。这种挑衅是弗里德里希-基特勒的典型作品,是对解释学和更广泛的将哲学与数学分开的尝试进行广泛批评的结果。对基特勒来说,解释学哲学和社会科学是建立在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幻觉"之上的,因为它们把人类投射到技术和机器上。与此相反,基特... [发表时间:2023/7/4 9:02:33]
[摘要]:需求威胁下的心理补偿:社会排斥对拟人化品牌角色偏好的影响作者:姜智彬杨 冲摘要:目前很多品牌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塑造品牌形象,以此来强化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拟人化品牌被赋予社会角色后,分为伙伴品牌和侍从品牌两种类型。基于需求-威胁模型和补偿消费理论,研究者构建了“社会排斥—需求威胁—品牌角色偏好”理论模型,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社会排斥对消费者关于拟人化品牌角色偏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被社会接纳的消费者... [发表时间:2023/7/4 9:01:12]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杂志,作者杜骏飞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5期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杜骏飞教授关于AI的生命伦理反思是丰富而有效的。例如,计算机技术改变了人们对知识、思维和决策的认识方式,将人类思维过程中的判断转化为计算过程,可能导致人类丧失直觉和判断力,甚至对人类思维和价值观造成破坏。这类担忧正逐步为技术所证实。今天,AI的时代已经开始了:那些被人类以... [发表时间:2023/7/4 8:56:06]
[摘要]:TheSocialRelativityofDigitalExclusion:ApplyingRelativeDeprivationTheorytoDigitalInequalities摘要:数字不平等的研究通常认为数字排斥(digitalexclusion)是复合而多面的。然而,数字排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往往采用个人的、静态的方法路径,即假设社会经济地位等个人特征始终影响着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参与信息通... [发表时间:2023/7/4 8:55:27]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杂志,作者朱鸿军ChatGPT对新闻传播系统的颠覆性重构朱鸿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5期具体内容以正刊为准朱鸿军教授与其他行业相比,新闻传播业在大规模知识内容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方面扮演着主要角色。而在大数据和大模型的辅助训练下,ChatGPT通过学习获得了与人类进行双向... [发表时间:2023/7/4 8:56:47]
[摘要]:摘要:数字技术使得人们收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大大提高,也给社会科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萨尔加尼克的《计算社会学》一书总结了数字时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认为数字技术拓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想象力与能力,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补充,呼吁将传统研究方法与新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不过,萨尔加尼克关于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忽略了计算模拟的方法。总的来说,萨尔加尼克这本书对于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计算社会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 [发表时间:2023/7/4 9:00:13]
[摘要]:乔治·斯坦纳GeorgeSteiner(1929-2020),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大师与翻译理论家,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熟谙英、法、德等数国语言与文化,执教于牛津、哈佛等著名高校。主要研究语言、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大屠杀的影响。代表作有《语言与沉默》《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等。2020年2月3日,乔治·斯坦纳在英国剑桥逝世,享年90岁。人文素养文|乔治·斯坦纳译|李小均当批评家回望... [发表时间:2023/7/4 8:57:31]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传媒观察杂志,作者靖鸣春茹编者按暖新闻是一种力图给受众以关爱、抚慰和温情,具有人情关怀的新闻实践类型。南京传媒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靖鸣和南京师范大学媒介发展与危机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春茹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刊文,认为暖新闻的话语实践打破了既往新闻客观和主观、情感和理性二元对立的话语框架,在契合暖新闻体现时代、社会和人心之暖的主题前提下,通过第三人称的... [发表时间:2023/7/4 8:59:13]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