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学界研圈

71043条记录

  • 15184.Brain-X | 广州中医药大学陈桐楷课题组:靶向病理机制的抗AD纳米药物

    [摘要]:以下文章来源于学科交叉脑,作者Brain-X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其患者数量急剧上升,且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因此,AD对人类健康与经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AD药物。然而,抗AD药物的研发面临两大主要挑战,其一是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存在迫使100%的大分... [发表时间:2023/8/23 17:37:31]

  • 15187.浙大学报英文版:黄芪多糖通过肠道菌群和TLR4/NF-κB途径对脾虚水湿不化证

    [摘要]:本文转自“浙大学报英文版”内容介绍中文摘要脾虚水湿不化证亦称为脾虚湿困证,可单独或伴随疾病存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医证型,尽管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有证据表明肠道菌群起着重要作用。黄芪健脾益气,既可药用,又可食用。黄芪多糖(APS)是从黄芪中提取的一种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APS能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脾虚水湿不化证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相关机制尚未可知。本研究中,我们使用高脂低蛋白饮食... [发表时间:2023/8/23 17:35:13]

  • 15190.浙大学报英文版:人工智能预测正畸面部变化的研究进展和准确度——概况性系统综述

    [摘要]:本文转自“浙大学报英文版”内容介绍中文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I)被应用于分析和预测正畸面部软组织变化,然而其可靠性尚缺乏系统性评价。本综述概述了AI预测正畸面部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预测准确度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检索了包括PubMed、EBSCOhost、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Library和Scopus在内的6个电子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3年3月14日),纳... [发表时间:2023/8/23 17:31:11]

  • 15185.浙大学报英文版:穿心莲内酯通过缓解氧化应激和促进线粒体能量合成对心房颤动发挥预防作用!

    [摘要]:本文转自“浙大学报英文版”内容介绍中文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然而,目前临床可用的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并具有明确的副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对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新思路。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Andr对房颤可能的治疗作用。为了验证Andr在房颤中的作用,在快速电刺激(RES)前用Andr预处... [发表时间:2023/8/23 17:36:50]

  • 15186.Mil Med Res | 温医纪建松教授及李校堃院士团队:细胞外囊泡在皮肤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机遇和挑战

    [摘要]:急性创伤(烧伤、机械损伤等)以及慢性创面(糖尿病足、压疮等)常见创面性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纪建松教授团联合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院士团队在MilitaryMedicalResearch发表题为《Mesenchymalstemcell-derivedextracellularvesiclesinskinwoun... [发表时间:2023/8/23 17:36:09]

  • 15183.意义建构与“压力使我成长”的神经机制 |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摘要]:发表期刊:BehavioralandBrainFunctions论文标题:应激事件与成长的心理模拟引发的意义建构中默认模式网络的调节作用:一项任务态fMRI研究(Themediatingroleofdefaultmodenetworkduringmeaning-makingarousedbymentalsimulationbetweenstressfuleventsandstress-relate... [发表时间:2023/8/23 17:39:47]

  • 15189.浙大学报英文版:口腔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本文转自“浙大学报英文版”内容介绍中文摘要随着口腔医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口腔医学现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重点通过临床流行病学、口腔微生态表征和动物模型的建立来阐明口腔与系统性疾病的临床相关性和潜在机制。材料科学及组织工程与口腔医学的跨学科整合有望通过推动创新材料发展和技术研发,更好地解决如种植体周围炎、软硬组织缺损和牙本质过敏等目前最普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随着人工智能、5G和大数据等... [发表时间:2023/8/23 17:32:08]

  • 15182.全球变暖下,如何用基因改良提升蔓越莓产量?| BMC Plant Biology

    [摘要]:发表期刊:BMCPlantBiology论文标题:蔓越莓果实表皮蜡质的益处及其蜡关联分子标记的识别(Cranberryfruitepicuticularwaxbenefitsandidentificationofawax-associatedmolecularmarker)通讯作者:JamesPolashock第一作者:LindsayErndweinDOI:10.1186/s12870-023-0... [发表时间:2023/8/23 17:41:38]

  • 15188.Advanced Science | 香港中文大学李刚/林思恩教授团队:超级抗原SEC2 2M-118可调控T细胞免疫维持骨稳态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免疫系统与骨骼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调控。2023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李刚/林思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MickyD.Tortorella研究员和沈阳协合生物医药李洪义工程师等在AdvancedScience杂志发表题为Low-dose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C2MutantmaintainsBoneHomeostasisvia... [发表时间:2023/8/23 17:32:43]

  • 15181.基于共线基因和全生态类群的水稻泛基因组 | Genome Biology

    [摘要]:作者:吴东亚,谢玲娟,孙砚青,黄毓杰,贾磊,董晨风,沈恩惠,叶楚玉,钱前,樊龙江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起源和驯化来一直存在争议。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驯化事件发生过一次还是独立发生过多次,即多起源的单一驯化与多重独立驯化之争。此外,近年来水稻野化或去驯化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水稻的去驯化生态型(杂草稻)严重威胁水稻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此前研究表明,水稻经历了反复多次... [发表时间:2023/8/23 17:42:30]

首页<<1516151715181519152015211522>>尾页共7105页 跳页共71043条记录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